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576篇
地质学   556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3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华东地区台风暴雨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坚 《大气科学》1991,15(3):111-117
本文利用一个空间滤波器将物理量分解为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以两个路径相似但环流形势不同的台风暴雨作为例子,对不同尺度的环流及其动能平衡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纬环流系统能否进行相互作用是决定台风暴雨强度和范围的一个重要条件。在8209号台风过程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明显的,因而,8209号台风暴雨的强度和范围均显著大于8304号台风。同时,8209号台风暴雨的能量过程突出地反映在次天气尺度的动能场上,相反,在8304号台风过程中,以天气尺度的能量过程为主要的能量特征。本文还特别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登陆台风是一个动能的“准封闭系统”,在8209号台风过程中,台风从中、低层向外输出的次天气尺度动能是造成台风环流之外暴雨的一个重要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2.
施其仁 《气象》1994,20(7):9-13
分析了淮河上游大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和暴雨区的水分平衡。结果说明,暴雨区除有大量水汽净通量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分来自云的净输送,尤其是大暴雨中心附近,积雨云团的净通量决定降水量的大小。因此,分析云的移动和变化是暴雨预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行星齿轮差速机构作为GCF-1500型冲击反循环工程钻机的自动同步机构,已经获得成功。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原理和力平衡原理。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4.
李悦 《地球化学》1994,23(4):350-356
从地球化学角度出发,对钱塘江流域的物质平衡关系及起控制作用的化学风化反应进行了探讨和计算。结果表明,降雨提供了河水中大部分的K~+、Na~+和SO~2-_4。另外,灰岩地区碳酸钙的溶解反应提供了河水中大部分的Ca~2+和HCO~-_3,硅酸盐岩地区钠长石和黑云母生成高岭石的风化反应提供了剩余的K~+、Na~+、H_4SiO_4和大部分的Mg~2+及少量的HCO~-_3。石膏和白云石的风化反应控制了SO~2-_4和Mg~2+的平衡,其中碳酸钙的溶解反应占主导地位。流域的化学侵蚀率和机械剥蚀率分别为0.022和0.071(kg·m-2·a-1),碳酸盐岩区的物质流出量是硅酸盐岩区的2倍。  相似文献   
105.
1986年和1987年秋季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的辐射状况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姚兰昌  袁福茂 《高原气象》1989,8(4):331-344
本文利用1986和1987年秋季在西太平洋赤道海域取得的短期辐射资料,分析了这一特定海域的辐射状况。揭示了所在海域太阳辐射的一些特征。这对了解该海域海气界面上的热状况以及它对所在海域天气气候的影响无疑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6.
A digital model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o study the water balance situation in a typical hardrock environment near Hyderabad, Andhra Pradesh.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over a period of six years with observed field hydrographs. An optimum error factor of 0.001 m was chosen and the computer took 47 iterations for outputt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desired accuracy. Prognostic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with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draft conditions and water levels were observed to be declining even when the draft was less than the recharge.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s further amended the belief of the earlier workers.  相似文献   
107.
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和水分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各分量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内外蒸发耗热(LE)仍是主要耗热项,湍流耗热(H)低于LE,但高于土壤热通量(Q);间作地各分量小于对照,但LE、Q占净辐射(Rn)比值高于对照;泡桐林带对各分量的影响与间作结构及测点位置有关。然后计算了间作中小麦、棉花水分利用率(WUE),其值与作物类型,生长期等因子有关,且间作地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岩溶地层水文水井施工中,泡沫实现平衡压力或欠平衡压力钻井的原理及影响泡沫钻井有效井眼压力的因素,采用迭代法逆循环计算方法,计算井口压力和井口气液排量。  相似文献   
109.
Hydrodynamical Modeling Of Oceanic Vorti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soscale coherent vortices are numerous in the ocean.Though they possess various structures i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they are all long-lived, fairly intense and mostly circular. Thephysical variable which best describes the rotation and the density anomaly associated with coherent vortices is potential vorticity. It is diagnostically related to velocity and pressure, when the vortex is stationary. Stationary vortices can be monopolar (circular or elliptical) or multipolar; their stability analysis shows thattransi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stationary shapes are possible when they become unstable. But stable vortices can also undergo unsteady evolutions when perturbed by environmental effects, likelarge-scale shear or strain fields, -effect or topography. Changes in vortex shapes can also result from vortex interactions. such as the pairing, merger or vertical alignment of two vortices, which depend on their relative polarities and depths. Such interactions transfer energy and enstrophy between scales, and are essential in two-dimensional and in geostrophic turbulence. Finally, in relation with the observations, we describe a few mechanisms of vortex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10.
绿洲荒漠交界处波文比能量平衡法适用性的气候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妙芬 《干旱区地理》2001,24(3):259-264
对广泛使用的计算蒸散和显热通量的气候学方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在绿洲荒漠交界处的适用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波文化-能量平衡法在干旱区绿洲的平衡层内是适用的,在平衡层外及荒漠上空却失效。因而,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绿洲上的蒸发与显热时,测点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