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赵洪满  于淼  柴雨  任强 《吉林地质》2012,31(1):8-11
本文主要叙述了研究区内的活动性断裂,第四纪以来形成的褶皱构造,第四纪隆起和拗陷,地震活动,火山活动,河流的迁移,冰期及沉积物,新构造期的地壳运动。长春市新构造运动特征同其他地区一样,具有新构造运动的普遍性、多样性、继承性、不均衡性及间歇性等。  相似文献   
402.
赣东北地区朱溪超大型铜钨矿床的发现,突破了江西境内"南钨北铜"的传统认识,引起了我国同行对朱溪铜钨矿区所在塔前—赋春成矿带的关注,重新研究塔前—赋春成矿带的地质特征是解释"南钨北扩"现象的关键所在。塔前—赋春成矿带成矿类型复杂,矿种多样,富集铜、钨、钼、金等多金属,但多与各类岩浆岩成岩作用相关。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法对岩浆岩进行定年,探讨"南钨北扩"的构造演化背景和物质来源的地质科学问题。系统分析表明:塔前—朱溪—赋春成矿带上至少有3期岩浆岩活动、2期成矿作用。3期岩浆岩活动分别是850 Ma的花岗闪长岩和煌斑岩脉、160 Ma花岗闪长岩和煌斑岩以及146 Ma的花岗岩;2期成矿作用分别是与160 Ma岩浆岩有关的塔前矽卡岩型钨钼矿床和月形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与146 Ma花岗岩有关的朱溪矽卡岩型铜钨矿床。在收集区域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本次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分析认为塔前—赋春成矿带上晋宁期的岩浆岩和燕山期成矿岩浆岩的成岩源岩一致,燕山期成矿岩浆岩是继承于晋宁期岩浆岩作用而成,而形成于145 Ma的花岗斑岩脉及细晶岩脉是勘查铜钨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403.
关于丹霞地貌概念和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汀  赵逊  彭华  侯荣丰 《地球学报》2014,35(3):375-382
现代丹霞地貌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质学家冯景兰先生和陈国达教授是最早命名并进行丹霞地貌研究的科学家,也是从那时候丹霞地貌这一地貌术语正式由我国地学家首先命名和定义,但是对丹霞地貌概念的理解达数十种之多,各有侧重。本文基于大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认识提出了典型和扩展丹霞地貌的概念和分类,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丹霞地貌的准确定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4.
"天地图·武进"iOS移动地图软件是采用Objective-C技术设计开发的地图与导航类应用软件,包括地图浏览、搜索、地理标记、拍照与分享等功能,支持离线地图与本地缓存。平台采用云架构部署方案,保证了系统的高并发性和高可靠性。提供iOS二次开发包,方便第三方用户快速接入和使用天地图。  相似文献   
405.
世界资源格局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15,他引:7  
王安建 《地球学报》2010,31(5):621-627
本文阐释了人均能源消费、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S”形规律的内涵, 指出发达国家(OECD)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消费已经或正在进入零增长期, 资源需求将趋稳或呈缓慢下降趋势, 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资源消费主体, 全球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 以石油为例, 阐述了国际资源市场体系的演变及其脆弱性, 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将呈不断上升态势, 低碳经济将推动全球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对国际资源格局变化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06.
Long-term global emission scenarios enable the analysi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by providing insight into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s and linking these different climate research elements. Such scenario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climate change literature informing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s (IPCC) Assessment Reports (ARs) and support policymaker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emission scenarios, since 1990, by focusing on scenario critiques and responses as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We focus on the issues raised in the critiques and the possible impact on scenario development. The critique (280) focuses on four areas: 1) key scenario assumptions (40%), 2) the emissions range covered by the scenarios and missing scenarios (25%), 3) methodological issues (24%), and 4) the policy relevance and handling of uncertainty (11%). Scenario critiq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fluential since 2000. Some areas of critique have decreased or become less prominent (probability, development process, convergence assumptions, and economic metrics). Other areas have become more dominant over time (e.g., policy relevance & implications of scenarios, transparency, 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 (NETs) assumptions, missing scenarios). Several changes have been made in developing scenarios and their content that respond to the critique.  相似文献   
407.
全空间数字世界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由描述现实/虚拟世界各种实体与要素的时空对象数据所构成的综合数据体,是一种对从宏观到微观的现实/虚拟世界的对象化数据描述。传统GIS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块与分层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全空间数字世界中复杂、动态、关联的时空对象组织与管理的需要,因此,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域的全空间时空对象组织与管理方法。在分析了全空间数字世界的概念、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时空域的基本概念,明确了时空域的数据组织方式和本质特性;建立了面向时空域的子时空域、时空对象类、对象关系类和时空域时空对象生命周期序列的时空对象数据组织体系和管理方法,并进行了时空域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实验,验证了基于时空域的全空间时空对象组织与管理方式在管理全空间数字世界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后续示范应用场景中时空对象的生成与处理、检查与校验、可视化与输出提供底层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