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7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测绘学   868篇
大气科学   738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1844篇
海洋学   1864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856篇
自然地理   634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2年   3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河南省地勘队伍自2003年开展煤层气钻井施工以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先后研发了大直径绳索取心机具、射流式扩孔掏穴器等专用器具,率先开展了煤层气参数井、水平井、采动井、穿采空井等施工技术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涵盖各类煤层气井型的钻井施工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促进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本文在总结了河南地勘单位在煤层气钻井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煤层气开发深度逐渐增加、采空区覆盖面积逐渐增大、构造煤煤层气未实现突破等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开展高效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技术、气动定向钻井技术及构造煤开发钻井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2.
彭旸  龚承林  李顺利 《沉积学报》2022,40(4):957-978
河流、波浪和潮汐混合作用过程是当前沉积学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三角洲与其他一些海(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中关于河流—波浪、河流—潮汐、波浪—潮汐和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几种沉积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沉积特征。河流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一般发生在河口附近,两者的相对强度以及波浪入射方向共同控制三角洲的形态和沉积物分布。长期的河流和波浪共同作用能够形成非对称性三角洲以及浪控复合斜坡型三角洲。河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强潮汐或中潮汐区域的三角洲或河口湾的河流—海洋过渡带;随着相对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潮汐和河流相互作用的三角洲和河口湾沉积体系经常反复叠加发育。潮汐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潮汐不仅直接控制沉积物的沉积过程,而且间接性地移动波浪带进而影响相应的沉积相带。尽管目前河流、波浪、潮汐混合作用过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无论是短期小尺度的相互作用过程,还是长期受宏观因素(包括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影响下的相互作用与演化过程,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3.
李福林 《地质与勘探》2015,51(4):705-712
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1∶5万地质填图中的实际运用,总结了该系统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补充并完善了前人给出的解决办法;同时增加了"P"过程质量控制。此外,借助于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和MAPGIS属性库管理子系统联合操作,给出了对室内补救后"PRB"过程属性库中混乱的属性数据进行快速修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4.
《岩土力学》2015,(8):2255-2260
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四带"划分,考虑到弯曲下沉带岩层的移动特征,提出了弯曲下沉带岩层的移动主要受弯曲下沉带内最下方,即最靠近似连续带的一层关键层的控制,其下沉移动可以近似认为呈现椭球圆台的基本轨迹,而弯曲下沉带最终移动是其内部各岩层移动所形成的椭球圆台的叠加,并最终形成一个椭圆抛物面的移动轨迹的观点。基于这一观点,首先确定了弯曲下沉带移动的挠度函数;进而结合弹性薄板理论,建立了水平、近水平煤层开采条件下弯曲下沉带内单一岩层下沉移动的椭球圆台模型;基于各岩层移动的椭球圆台叠加,建立了弯曲下沉带岩层移动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弯曲下沉带移动的理论研究,为采动地表和岩层的移动变形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05.
文章简述了新疆地区的地质理论研究成果、矿产地质特征,认为准噶尔、塔里木双亚幔柱是新疆金属矿产呈现"8"字型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双亚幔拉主体形成时期分别为石炭纪和二叠纪。准噶尔亚幔柱斜向天山造山带,塔里木亚幔柱近垂直,前者作用强烈、短暂,后者温和而漫长。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周缘薄弱带与内部构造体制为地幔深源岩浆及后碰撞造山岩浆的上侵提供了通道。天山造山带形成于晚石炭世,它受双亚幔柱挤压隆起作用有限,成矿局部叠加;二叠纪以来,以相对南北向挤压为主,是能源矿产主要形成时期;阿尔金、昆仑等山脉在新近纪快速隆升。基于幔枝构造启示,建议金属矿产地质找矿勘查与石油、煤炭及铀矿地质勘查展开合作,在准噶尔、塔里木两盆地内进行金属矿产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906.
平直沙坝海岸叠加波浪的裂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彦  邹志利 《水科学进展》2015,26(1):123-129
为研究叠加波浪场的裂流特征,在平直沙坝海岸地形进行了叠加波浪形成的沿岸波高周期性变化的裂流试验研究。试验中叠加波浪是由波浪在垂直岸线的丁坝反射所形成的两列交叉波浪叠加产生,交叉波浪是具有等频率但入射角相反的两波列。通过对叠加波浪节腹点垂直岸线位置浪高的测量和沙坝范围内沿岸布置的声学多普勒测速仪流速测量结果来分析沙坝海岸丁坝反射波形成的裂流特性,讨论了波浪节腹点对裂流位置和裂流空间尺度的影响。对不同周期情况在x=5 m沙坝顶处的速度剖面对比,分析了不同周期对裂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7.
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其具有减少风蚀、保墒、提前播种期等作用,近年来在北方干旱地区得到逐步推广。免耕播种机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机具,其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此,根据目前免耕播种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了2 BQM-6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实现了切茬、排茬、施肥、播种及覆土镇压等联合作业。在此基础上,对该免耕播种机重要部件开沟器进行了力学分析,寻找出了开沟器最容易疲劳失效的部位。  相似文献   
908.
《地学前缘》2015,22(1):397
<正>1办刊方针《地学前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合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题性学术期刊。自2006年改为双月刊出版。其办刊方针是努力在地学工作者中树立前缘研究意识,以地学前缘研究为牵动力,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洋为中用",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是集综述信息和前缘成果为一体的地学期刊。  相似文献   
909.
新闻资讯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部署在绿色生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910.
云贵川地区中生界侏罗系坝注路组,岩性为紫红、暗紫红色泥岩夹细砂岩,局部夹灰、灰绿色粉砂岩、泥灰岩及其透镜体,因其以红色为主,俗称"红层",吸水性强,极易风化,一旦失去稳定性,漏失、掉块、坍塌现象严重,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卡钻、埋钻等事故,甚至造成钻孔报废。在充分研究区内地层特点的基础上,从调制钻井液、钻具结构调整和注浆护壁等方面入手,采用高密度钻井液体系、小径钻具等多项措施,从而的完成了施工任务,为同类地区的钻探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