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多福屯第三纪火山岩,为钠质基性火山岩系。该火山岩(La/Yb)N值在6—11,∑REE平均为117,样品普遍具有不相容元素富集、Pb亏损以及弱的Nb、Ta正异常,Nb/U和Ce/Pb平均值分别为30和17;样品的87^Sr/^86Sr值为0.7041~O.7069,Nd初始值为0.5129(εNd(t)=6),△^207Pb/^240Pb和△^208Pb/^204Pb分别在11~19和73-84之间,结合高的Sr初始值,表现了特征的Dupal(高放射成因铅)异常。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火山岩属于似OIB性质的陆内火山岩,源区具有DM与EMⅡ混合特点。个别岩石表现出明显陆壳混染的迹象。火山岩源区特征反映了OIB类岩石的复杂性,可能由区域原、古特提斯地幔继承而来,因而是原地的和固有的,并非与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有关。通过与邻区同时代火山岩的对比推断,整个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火山岩幔源区具有小尺度的不均一性。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火山岩的发育可能与较大规模的贺兰-川滇南北复合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32.
以长江河口地区北固山淡水潮汐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生长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虉草(Phalaris armdinacea)植物的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重金属Cu(Ⅱ)和Cr(Ⅵ)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受到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效应的交互影响。20℃时,生长有芦苇的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量最大,生长有虉草的湿地土壤次之,边滩裸地最小;当温度的升高至30℃时,上述差异明显减小。对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Cr(Ⅵ)而言,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其吸附量的植物类型差异性不明显。当温度从20℃升高至30℃时,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Cu(Ⅱ)、Cr(Ⅵ)的吸附量都减小,反映出研究区湿地土壤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机制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较弱,物理吸附作用相对较强,吸附呈放热过程。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淡水潮汐湿地土壤Cu(Ⅱ)、Cr(Ⅵ)等温吸附的最佳模型,方程中常数n和k的大小能够体现吸附过程中存在的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影响效应,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吸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3.
采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胴(Ⅱ)配合物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通过对比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E和1nA,提出了配合物第一阶段热分解动力学方程:da/dt=Ae^-E/RT(1-a)^2及第二阶段热分解动力学方程:da/dt=Ae^-E/RT(1-a);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和1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34.
巴塘夏塞地区原图姆沟组内假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巴塘县夏塞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过去划分混乱,我们在开展1:5万区调过程中,在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所此,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该面是印支运动第Ⅱ幕在区的表现。  相似文献   
35.
统计分析了双流机场2003~2007年秋末及冬季(11~次年2月)02号RVR≤550m的出现情况,分析了对应时刻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其它要素的特征;最后结合Ⅱ类运行的情况,探讨了双流机场Ⅱ类运行时气象预报服务的一些技巧及考虑方向,旨在对双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下的预报服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刘洪  孙国夕 《地下水》2007,29(6):29-32
在灰色聚类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白化函数生成灰色聚类矩阵,并以常州市第Ⅱ承压地下水为例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常州市大部分第Ⅱ承压地下水水质优良,达到了Ⅰ类水,未遭受外来物质的污染,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7.
When topography and low velocity zone differences vary greatly, conventional vertical static time shifts will cause wavefield distortion and influence wave equation seismic imaging for seismic data acquired on a complex near surfa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datum correction that combines a joint tomography inversion with wavefield continuation to solve the static problem for seismic data on rugged acquisition topography. First, the near surface model is obtained by refracted wave tomography inversion. Second, the wavefield of sources and receivers are continued downward and upward to accomplish datum correction starting from a flat surface and locating the datum above topography. Based on the reciprocal theorem, Huygens' and Fresnel principles, the location of sources and receivers, and regarding the recorded data on the surface as a secondary emission, the sources and receivers are upward-continued to the datum above topography respectively. Thus, the datum correction using joint tomography inversion and wavefield continuation with the condition of a complex near surface is accomplished.  相似文献   
38.
论文通过苏锡常地区获取了孔隙水Ⅱ承压水开采水位衰变与地面沉降同步监测资料、含水层结构特征研究,论述了Ⅱ承压水压力成为含水层中所夹粘性土层由高压转卸荷膨胀的机理;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在不同顶板压力水头高度内。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系开采水位超过天然状态的水、土应力平衡面所致[1,2]。尚未超采区则消耗了天然状态高压强水压力。而超采区才是水、土应力失衡互动的结果。两者水力性质不同。给尚未发生地面沉降区由禁采转入按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控制开采措施和地面沉降发生、发展区的形成条件找到了理论依据。提出了超采严重区禁采后,在远离高压强补给源地水位下降期增加在Ⅱ承压含水层上的附加应力荷载仍存在,潜在地面沉降量较大,需采取人工辅助的高压强回灌水来快速提高Ⅱ承压含水层水压强,扼制其沉降速率的治理措施。这不仅对该地区孔隙水Ⅱ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认识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不同埋深孔隙水承压含水层水的开采利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评价允许开采资源方面将起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Ⅰ型、Ⅱ型广义凸最优化问题,给出了广义kuhn-Tucker点和广义kuhn-Tucker鞍点的概念,并讨论了广义凸最优化问题是Ⅱ型凸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0.
景宁鹤溪群斜长角闪岩变质新生锆石特征是粒度均匀(约70μm),晶体结晶和透明度极好,色调一致的淡粉红色,呈金刚光泽.未见裂隙、表面熔蚀、环带和核心构造。离子探针质谱GHRIMPⅡ)的206Pb/238U、207Pb/235U两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谐和,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252±5Ma)为变质新生铁石的结晶年龄。锆石的精确定年(252±5Ma)为丽水—余姚断裂以东地区呈“天窗式”零星出露于中生代火山岩系中的鹤溪群提供了一个变质作用的确切年龄,也为印支运动在丽水—余姚断裂以东地区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