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81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猛犸象属古脊椎动物,其现存的猛犸牙多呈半化石状态。采用SEM,FTIR等分析测试仪器对猛犸牙和象牙的微生长结构、胶原蛋白等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象牙和猛犸牙主要由胶原蛋白和羟基磷酸钙组成,由胶原蛋白酰胺键致特征的红外吸收谱带分别位于1 663 cm-1(νC-O),1 558 cm-1(νC-H)和1 240 cm-1(δN-H)处。石化作用导致胶原蛋白酰胺键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猛犸牙中胶原蛋白的红外吸收谱带强度递减。象牙与猛犸牙指向牙心的两组粗勒兹纹理的夹角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的最大夹角〉120°,后者的最大夹角〈95°。象牙的粗勒兹纹层具纤束状交织结构,结构致密、坚韧、细腻;猛犸牙的粗勒兹纹层多具叶片状结构,胶原蛋白纤束体数量明显减少,结构疏松,质地干涩,孔隙度增大,微裂隙发育,韧性变差。  相似文献   
92.
广西六景泥盆系剖面是中国泥盆系标准剖面之一,通过对其弗拉斯阶-法门阶(F-F)界线附近地层进行详细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自下而上识别出3个牙形石带:晚rhenana带、linguiformis带和triangularis带。F-F界线位于融县组下部(第7号层与第8号层之间),在谷闭组顶界之上3.32,m处。碳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F-F之交δ13C具有显著正偏移,增幅为2.0‰,与湖南老江冲、广西垌村和杨堤以及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等地的F-F界线附近的碳同位素记录一致,且具有相近的变化幅度。δ13C正异常与F-F界线上的生物灭绝有关,由于食微生物的高等生物灭绝,微生物大量繁盛,诱导海水缺氧,导致海洋有机碳埋藏速率增加,从而形成δ13C的正偏。F-F界线层发育一套以碎屑灰岩为特色的事件沉积,该事件沉积在广西乃至全球具有等时性,可能与小行星碰撞地球引起的全球性海啸有关。  相似文献   
93.
指出了大口径牙轮钻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4.
本文首次报导了贵州省罗甸县分水岭地区石炭-二叠系小浪风关组中的牙形石,计有10属,13种。并将其分为7个带:Gnathodusbilineatusbilineatus—G.commutatus,De-clinognathodusnoduliferusnoduliferus,Gondolellaqlannanensis,Idiognathodusdelicatus,Strop-tognathoduselegantulus,StreptognathodusWabaunensis-Streptognathoduselingatus,Sweetog-nathuswhitei.根据牙形石特征,确定小浪风关组为一跨下石炭统一早二叠统的岩石地层单位。据牙形石颜色,确定其变色指标为3.5~4级,经受过的古地温为191~236℃。  相似文献   
95.
在详细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候选剖面───中国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层牙形石动物群序列基础上,自下而上识别出4个牙形石带:(1)ClarkinachangxingensisClarkinadeflecta带;(2)Isarcicellaparva带;(3)Isarcicellaisarcica带;(4)ClarkinacarinataClarkinaplanata带,并在第一带中划分出3个动物群,从下向上是:ClarkinachangzingensisClarkinadeflecta-Clarkinasubcarinata动物群,Hindeoduslatidentatus-Clarkinameishanensissp.nov.动物群和Hindeodustypicalis动物群,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石序列的建立、完善,对确立该剖面在全球二叠、三在系界线高精度对比中的标准地位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牙形石色变度-CAI值是一项有效的古地温指标,它不便可能帮助确定低级-极低级变岩酸盐岩的最高变质温度,而且可以差别变质类型。本文在介绍牙形石CAI值研究现状及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运用CAI值进行低级-极低级碳酸盐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97.
98.
陕西凤县核桃坝剖面含2个牙形石组合,下组合为Gnathodustypicuss-Siphonodellacf.isosticha组合,相当typicus带和isosticha-上crenulata带,属杜内阶;上组合为Idiognathodusdelicatus-Neogondolellaclarki组合,其时代为维斯发早期。本文共描述了15个牙形石种,并讨论了N.clarki等3种的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99.
牙嵌式钻杆接头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206队伍新民《探矿工程》1992年第1期刊出的《牙嵌式钻杆联接》一文,我队看后,也加工出一批牙嵌式朕接钻杆,在广东深圳的基桩工程施工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在加工及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0.
王琨  奥陶纪 《贵州地质》1993,10(3):192-194
本文首次报导了贵州铜仁一带毛田组底部及中上部牙形石及头足类化石,其地质时代均为早奥陶世早期。这些化石的发现对于铜仁—带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学的研究及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