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上海地区第⑥层暗绿色硬土层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环线工程地质勘察剖面所揭示的宏观及微观变化为主要依据,采用岩相旋迥分析法第⑥层暗绿色硬土层的成因,提出了是地壳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第⑥层埋深起伏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2.
张国胜 《青海气象》2007,(F06):3-3,12
雷电灾害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青海省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呈逐年增多趋势,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青海省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50天,雷暴活动强度大、时间长。据气象部门统计,1997—2006年的10年间,青海省共发生雷击事件131次,伤亡86人,其中死亡30人,  相似文献   
153.
154.
上海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分类统计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俊  谈建国 《气象科技》2004,32(6):410-413
上海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分类统计模型利用上海地区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的空气污染浓度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建立模型,用2003年全年资料检验模型。模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区分不同污染浓度高低的气象条件,按季节、地面风向和雨量3项指标对浓度样本分类,季节分类划分冬、夏半年子样本,风向分类划分偏西风向、非西风向子样本,雨量分类划分有雨、无雨子样本,共计3层分类,18个分类子样本,样本分类的高值区和低值区与实际污染浓度的季节、地面风向和雨量的分布是一致的。最后,采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各分类子样本建立起一组预报模型。模型的检验评分结果显示:分类统计模型较全样本统计模型实际业务预报精度有所提高,在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5.
分析了广州市雷暴日变化的基本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市雷暴日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雷暴日总量的71.38%,雷暴日的季节分布具有双峰型的特征。近48年以来广州市雷暴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广州市5~8月的雷暴日与同期850hPa大气环流的关系:多雷暴年整个亚洲中纬地区(35N)有明显的偏西风距平,南海及广东以及向北延伸的广大地区的西南及偏南气流盛行,少雷暴年则刚好相反。与近海海温做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得出:广州市雷暴日与前期4~6月印尼附近西太平洋海温呈负相关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6.
上海及周边主要城镇城市用地扩展空间特征及其比较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35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运用缓冲分析法对上海市区及其周边主要城镇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扩展过程主要受距中心市区(CBD)的距离的影响;2)城市用地扩展在距CBD10km范围内主要表现为上海市区扩展的空间异向性,距CBD10km范围之外城市扩展的异向性则源于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上周边城镇的异速扩展过程,并受河流、渠系等小尺度地貌格局差异的影响;3)上海主要郊区城镇扩展可分为标准型、被动扩展型、平缓扩展型和不规则扩展型。  相似文献   
157.
上海地区考古出土玉器极其丰富,时跨6千余年。通过对出土玉器数量、种类、形制、工艺和出土地层的研究、考证以及相关问题的探索,讨论了上海地区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兴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8.
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日数的气候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西藏地区1980~2009年逐月雷暴日数观测数据,分析了近30a来西藏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雷暴天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西藏那曲地区,并由该区域向西南、东南部逐渐递减,且雷暴天气发生的中心位置随着季节有所差别。夏季雷暴日数最多,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雷暴日数最少。(2)近30年来年或各季节的雷暴日数基本呈现减少的趋势,尤其以2000年之后最为显著。雷暴日数以2003年为突变点,开始急剧减少。(3)雷暴日数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气温升高可能是导致雷暴日数减少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9.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morphology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during the urban expansion of Shanghai in the last more than 20 years(1986-2008).Based on data from 3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urveys of Shanghai since 1986,the changes in residential trip demand,vehicle use,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ips were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s o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ose changes in transportation demand were discuss...  相似文献   
160.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已禁止或限制开山采石,使得该地区的建筑石料供应趋于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筑石料资源,在对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建筑石料开发利用现状和"十五"期间规划情况作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十五"期间建筑石料用量和开采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