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99篇
地质学   891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5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湿环境下古代土遗址的原位保护加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遗址的保护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而土质文物是文物保护中最难保护的文物,所以古代土遗址的保护已在国际上被列为专门的保护项目,而处于潮湿环境下的古代土遗址保护的课题在文化遗产实物和遗迹就地保存和展示领域就更为迫切。浙江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史前文化, 塘山遗址位于良渚文化遗址的西北部,选择了PS(硅酸钾)、WD-10(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WD-S(低聚甲氧基硅烷)、RTV(聚有机硅氧烷+硅酸乙酯)4种保护材料对塘山遗址进行了保护加固实验研究。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2个月,6个月,9个月)的结果都表明,RTV和WD-10防水性优于WD-S,WD-10和WD-S材料仅能作为防水材料,PS材料仅能作为加固材料使用,而RTV则具有较好的加固和防水效果,且加样量越大,强度提高越多。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面沉降与城市防汛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根据上海黄浦江最高潮位与地面沉降的历年变化发展情况,结合城市防汛工程的沉降现状,分析了地面沉降对上海城市防汛安全的影响。指出地面沉降的长期危害是影响上海城市防汛安全的重要因素,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防治是城市安全设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属于日本海主要的形态构造单元有 3个深水凹陷 (日本、对马和大和 )和分隔它们的隆起(大和、朝鲜等 )。从 1 985年开始 ,海参崴太平洋海洋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БЯКарΠ、СНМедведев和ВГПрокудин在此海域采用带有海底地震站的反射波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大量信息可以确定 ,在对马和大和凹陷中 ,地壳的厚度大约为 1 4km ,而在日本凹陷的东部则为约 8 5km。专家们在有关这些地区海底地壳的性质上意见有分歧 ,一种认为是变厚的洋壳 ;另一种认为是拉长了的陆壳。在对马凹陷的西部和西南部进行了类似的地震研究工作。这…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城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下,中国大力发展沿海港口城市,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生物、粒度、重矿物、微量元素和~(14)C测年等分析,研究上更新统上段暗绿色硬土层的沉积特征和成因。根据孢粉组合和~(14)C测年资料确定该硬土层为玉木冰期末期产物。从硬土层的分布广、厚度小、底面倾斜等特点和生物、粒度、重矿物等特征分析,属河漫滩洼地沉积或河漫滩型湖沼沉积。上海东部地下30m以内有一层硬土层(Q_3~3);上海西部有两层硬土层,第一硬土层属全新统,第二硬土层属上更新统上段。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前沿》1994,(9):F004-F004
据1994年7月4日《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我国东海自营海区的油气勘探传来喜讯。日前,由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勘探三号”石油钻井平台钻探的东海“武北一井”获得工业油气流。这一情况表明,东海平北海区将成为东海第二个可供开发的油气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技发展相辅相成。文章提出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将其分为空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资源,分析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今后必须要依靠海洋大科学,发展海洋新经济。最后分析了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的现状、优势和不足,提出要通过科技力量的整合来推动地方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海洋局等主办单位的邀请,上海同盛投资(集团)公司非常荣幸参加纪念《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五周年的座谈会,我谨代表集团公司对大会的主办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昌古城土遗址加固工程进行冻融试验研究,对比了添加含水量前后的两种结果;试验表明,水玻璃与硅丙乳液均可提高土体的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XRF和ICP-AES方法分别测试了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样品的氧化物含量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恢复了遗址地层中夏代文化层、东周文化层和明清文化层记录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夏代文化层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良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度高,有原始的手工业活动记录。2)东周时期气候开始进入干旱期,干旱程度在上东周文化层中部逐渐加深(LOI=6.98%),到了上东周文化层顶部气候进入暖湿期。该层Cu含量的异常高值(0.31mg/g)和出土的青铜器表明本文化层反映了青铜社会的繁荣期,而P含量的高值(22.73mg/g)和动物骨屑则反映了该期人们驯养、捕猎动物的普遍性。3)明清时期的气候趋于干凉,明代文化层中部有短暂暖湿期,后又进入冷干期。清代文化层中下部有暖湿特征,之后重新进入干冷期。该层Ca(均值101.5mg/g),Mg(均值60.27mg/g),Zn和Pb的高含量表明遗址曾有过制陶(瓷)业的历史。另外,Mg和Ca含量的高值与耕作区、墙壁灰浆、生活垃圾堆积等人类活动相关。Ca和Mg含量在近现代层逐步升高揭示了人类活动逐渐增强的事实。地层的平均粒径自上东周文化层(<142cm)开始出现振荡,暗示汉江洪水和季节性山洪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表明恶劣环境条件虽然促进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原始生态系统却遭到破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反馈效应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