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53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596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5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全面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战略举措。这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优势,打造产业集聚区和招商引资的平台,在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中提升产业层次,  相似文献   
102.
The journal of Global Geology (English Edition ) is 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en- ter of Geoscienc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Northeast Asia, Jil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former name of the journal was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GeoscientiJ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which was started in 1998 and served the scientists and teachers in geosciences in the world, particularly for the scientists from the six countries of the NE Asia including China,  相似文献   
10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onal anomaly and change rule of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are revealed in this paper with E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d REOF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ethods and results are drawn in the standard relief maps with GIS technology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Data used in the study were obtained from 208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ver the northeastern China from 1961 to 2001. EOF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3 loading vectors could give entire spatial anomaly structure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east Plain including the Songneng Plain and the Liaohe Plain, there is a regional compatibility (whether wet or dry)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this precipitation pattern has occurred since the late 1980s to the present. There also exist annual precipitation patterns of wet (or dry) in south and dry (or wet) in north and wet (or dry) in east and dry (or wet) in west. REOF results display 8 principal precipitation anomaly areas by the first 8 rotated loading vectors: the west plain, the Liaodong hills, the Sanjiang Plain, the Liaoxi hills,the Changbai Mountains, the Hulun Buir Plateau, the southwest plateau and the Liaodong Peninsula.  相似文献   
104.
运用钱纳里工业阶段论与钱纳里和塞尔昆的多国模型对城市化状态与产业结构的验证表明,渝东北总体还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只能定位于组团式城市群之间的次增长极。结合城乡统筹必要性与国际经验,发现培育产业集群是渝东北次增长极破解产业空虚与实现城乡统筹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05.
《青海国土经略》2007,(6):I0006-I0006
青海湖沙岛位于湖东北,海晏县境内,曾是青海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  相似文献   
106.
南海东北部深部地壳结构蕴含着南海陆缘伸展张裂过程的重要信息。在南海东北陆缘布设的一条广角地震测线(DP13)沿NW-SE方向依次穿过东沙隆起和台西南盆地。本文利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软件RayInvr构建地壳纵波速度结构,模型表明:沉积层速度1.6~4.6 km/s,厚度0.5~3.8 km,横向分布不均匀,沉积基底起伏剧烈;莫霍面埋藏深度由陆架区的25.5 km急剧减小到陆坡下方的13 km,随后向下陆坡远端增深至16 km;陆架处东沙隆起下方地壳厚度从~25 km减薄到~21 km,下陆坡远端地壳厚约10~13 km,地壳拉张因子分别为1.3~1.5和2.6~3.1,表现为轻微和中等减薄;陆坡区台西南盆地内地壳厚度从17 km急剧减薄至7~8 km,地壳拉张因子高达4.6,呈超伸展减薄;地壳厚度由陆向海非单调减薄,地壳伸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陆架-上陆坡和下陆坡下地壳底部发现两个相对孤立的不连续高速体,速度分别为7.0~7.5 km/s和7.0~7.3 km/s,厚度分别3~5 km和1~3 km,前者位于古太平洋俯冲带前缘,几乎与南海东北部高磁异常重叠,推测由中生代古太平洋板...  相似文献   
107.
近50a东北冷涡异常特征及其与淮河流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韩桂荣  孙燕 《气象科学》2015,35(2):216-222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数据分析了1960—2009 年夏季东北冷涡的异常特征,研究了夏季东北冷涡与同期淮河流域降水的关系,发现:东北冷涡偏强时,淮河流域的降水很可能偏多,东北冷涡偏弱时,淮河流域的降水很可能偏少。东北冷涡异常强年,淮河流域高低层环流具有斜压性,且低层有显著的正涡度发展,促进了上升对流运动活跃发展。而东北冷涡活动异常频繁,有利于引导潮湿阴冷的北方气流南下,与东亚夏季盛行的西南暖湿气流在淮河流域上空交汇,在上升运动的触发下,导致淮河流域降水明显增多;东北冷涡弱年的情况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8.
一次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过程的动力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钊明  王东海 《大气科学》2015,39(2):397-412
台风北移变性并入东北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夏季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其中的热动力结构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对一次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冷涡冷空气的不断侵入以及台风移动形成的相对冷平流使得台风暖心结构消亡, 其低层低压辐合和高层高压辐散结构消失, 变性并入东北冷涡后气旋整层偏冷, 低层出现冷中心。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过程中, 冷涡中心附近高空急流南侧的反气旋切变抑制气旋直接往高空发展, 而急流轴左侧的热动力分布特征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发展, 变性后的气旋环流向冷涡的移近有利于急流轴维持倾斜, 从而促进气旋向高空冷涡倾斜发展。同时, 冷空气在气旋低层附近堆积导致等假相当位温线发生倾斜, 造成垂直涡度在气旋中层倾斜发展。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后, 高空冷涡槽底的正垂直涡度平流促进气旋由中层直接向高层发展, 而高空冷涡槽底急流促进正垂直涡度平流的维持。气旋高空环流的发展反过来削弱了东北冷涡的高层环流, 导致高空冷涡中心出现北撤。  相似文献   
109.
东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特征及环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2012年中国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以及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应的环流分布型变化,探讨了不同年代际背景下东北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环流差异。结果表明,东北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61 1983年(P1)期间降水偏少,19841998年(P2)期间降水偏多,1999年之后(P3)又进入偏少时段。P2与P1时段相比,东北气旋式环流和蒙古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增强,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来自西北太平洋偏东水汽输送贡献明显。P3与P2时段相比,东北冷涡活动偏弱,东北地区东部在850 h Pa为偏北风异常,偏南水汽输送有所减弱。进一步分析证实,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于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及相关环流型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的调制作用。P1与P3同为降水偏少时段,PDO都处于负位相,东北地区反气旋式环流都偏强;然而P1时段的多雨年,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较强的夏季风偏南气流;P3时段的多雨年,水汽输送可能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110.
东北非是一个快速兴起的世界级金矿省,发育大量造山型金矿床.选择东北非努比亚地盾代表性造山型矿床进行总结梳理,认为区内金矿成矿可能受控于努比亚地盾地块拼帖后挤压/压扭向张扭剪切转换的过程,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基性火山岩是主要赋矿围岩,剪切带(断层)为主要控矿构造.通过对比,发现努比亚地盾矿集区与胶东矿集区类似,在大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