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284篇
海洋学   119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东海西湖凹陷保俶斜坡下第三系储层砂岩为长石岩屑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小于5%,矿物成分主要为伊利石和绿泥石;胶结物主要成分为高岭石、石英次生加大边、碳酸盐矿物,总含量小于10%.  相似文献   
102.
103.
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东海是唯一没有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边缘海。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海底温度资料等,从沉积物来源、沉积地层厚度、烃源岩条件、沉积速率、海底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对东海水合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绳海槽沉积物源丰富,沉积厚度大,且发育烃源岩地层。冲绳海槽较高的沉积速率主要分布于冲绳海槽槽底沉积中心,以及西部陆坡连接海底峡谷底部的三角洲区域。根据冲绳海槽实测的海底温度数据,整个冲绳海槽地区600m以深的范围都能够满足水合物发育的温度、压力条件。以温度梯度为30℃/km计算,冲绳海槽中水合物稳定域的最大厚度为650m。冲绳海槽盆地中普遍发育的底辟构造、背斜构造等局部构造,以及网格状断裂系统,为烃类气流体的向上及侧向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带。根据已经发现的BSR特征来看,东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4.
2008年6月24日,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省首次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湖州市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向获得第一批省级绿色矿山的10家企业颁发了“浙江省绿色矿山”的证书和铜牌。  相似文献   
105.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there are some mud areas, including the south coastal mud area, the north coastal mud area, and the mud area to the southwest of Cheju Island. X-ray fluorescence (XRF) techniques and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TIM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 of Pb concentrations and Pb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in the coastal mud of the ECS. Pb concentrations of a ^210Pb dating S5 core in the study area have increased rapidly since 1980, and reached the maximal value with 65.08 μg/g in 2000, corresponding to the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n 1978; ^206Pb/^207Pb ratios generally had stabilized at 1.195 from 1860 to 1966, and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1966 to 2000, indicating that the anthropogenic source Pb contribution to the ECS has increased gradually since 1966, especially since 1980. Pb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distinctly from 2000 to 2003 and ^206Pb/^207Pb ratios increased from 2001 to 2003, corresponding closely to the ban of lead gasoline from 2000 in China. From 1950 to 2003, there occurred four distinct decrease events of ^206Pb/^207Pb, possibly responding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 catastrophic floods in 1998, 1991, 1981 and 1954; from 1860 to 1966, there were two decrease periods of ^206Pb/^207Pb, which may respond to the catastrophic floods of Changjiang River in 1931 and 1935, and 1870. As a result of the erosion and drowning by the catastrophic floods, the anthropogenic lead accumulated in soil and water environment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was brought into the Changjiang River, then part of them was finally transported into the ECS, which leads to changes in Pb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岩石圈热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热量在壳幔的配分比例、温度以及热导率和生热率等热学参数在岩石圈中的分布特征。岩石圈的热结构直接影响着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流变学性质,同时还控制了化学反应的类型和速度,从而制约着岩石圈的发展和演化。本文在前人CCSD主孔岩石主、微量元素研究基础上,利用Rybach生热率公式计算了钻孔岩石的放射性生热率,并结合岩石热导率的测定研究了CCSD主孔100-2000m岩石的热结构和主孔榴辉岩在不同退变质程度下生热率、热导率的变化:钻孔中岩石的平均生热率为0.95μWm-3,平均热导率为2.96mWm-1K-1。,其中片麻岩生热率高迭1.01-1.7μWm-3,热导率为2.76-2.96mWm-1K-1;基性超基性岩石生热率最低(<0.21μWm-3),热导率则高达3.20mWm-1K-1以上;新鲜榴辉岩生热率、热导率居中,分剐为0.16-0.44μWm-3和3.31-3.85mWm-1K-1。钻孔中榴辉岩生热率、热导率变化主要受岩性控制:从新鲜榴辉岩到完全退变榴辉岩,热导率总体上降低,但从强退变榴辉岩到完全退变榴辉岩,岩石热导率升高;而在此过程中岩石生热率总体上升高,仅当从中等退变质榴辉岩退变为强退变质榴辉岩时,岩石生热率出现降低趋势。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预测CCSD主孔5000m深度处温度为139℃,温度范围为131-151℃。根据区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对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上地壳底部温度为256℃,中地壳底部温度为492℃,Moho面温度为683℃,岩石圈底部温度为1185℃,来自地幔的热流为44.1mWm-2,对地表热流的贡献率为58%。研究结果表明,由岩石物理方法获得的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地温曲线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推断的中国东部地温曲线十分吻合,本文从实验岩石物理学角度为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107.
甘肃东海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东海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指出了矿体受控于构造和华力西中晚期酸性侵入岩,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认为该矿床具有多因复成矿床之“五多”之特点。  相似文献   
108.
东海陆缘(闽北段)晚第四纪沉积的硅藻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东海陆缘 (闽北段 )晚第四纪沉积 4口钻井岩心进行系统的硅藻分析研究,获得丰富的硅藻化石,共发现硅藻 117种和变种,分属于 33个属。根据剖面硅藻组合特征变化,结合最优分割法和对应序分法的计算机运算结果,可以详细划分为 12个硅藻带,自下而上为 :1.Cascinodiscusargus-Cos.wittiomus-Cyclotellastriata硅藻带,2.Cos.blandus-Cyclotellastriata硅藻带,3.Cos.excentricus-Trbliepteychuscocconiformis硅藻带,4.Gomphonema-Cos.blandus-Actnolychusralfsii硅藻带,5.Cos.-Cyclotellastriata-Actinocyclusralfsii硅藻带,6.Cos.-Actinolychusralfsii硅藻带,7.贫乏硅藻带,8.Cos.lineatus-Cos.rothii-Actinolyclusralfsii硅藻带,9.Gomphonema-Cyclotellastriata-Cocconeisplacentulavareuglypta硅藻带,10.Cos.rothii-Cyclotellastriata-Actinolychusralfsi,11.Cymbel laaffinis-Cyclotellastriata-Gomphonema硅藻带,12.Coscinodiscuswittinus-Cyclotellastriata-Epithemiahynd manii硅藻带,建立了该区晚第四纪硅藻组合序列,并探讨其相应的古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109.
依据“质量守衡”原理和沉积物物源难以穷尽的认识 ,提出了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了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 ,阐明了长江、黄河入海物质的大致分布特征。长江沉积物主要分布于 32°N以南、台湾暖流以西的海域 ,黄河沉积物主要分布于 32°N以北、台湾暖流以东的海域。长江、黄河两类沉积物的这种分布格局与本海域的流系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0.
前言最近 ,媒体不断报导说东海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正发生着异常变化。此时正值 1 999年 8月以来 ,静冈县西部正下方菲律宾海板块内部的地震活动减弱 ,开始了所谓的平静期。紧接着 ,国土地理院公布了 GPS所观测到的截至 2 0 0 1年 6月的地壳异常变化结果。毫无疑问 ,这些肯定都是自观测以来出现的异常变化 ,问题是这些异常与东海地震有何联系。1 976年石桥提出东海将会发生地震的警告 ,以此为契机建立了国家规模的防灾体制 ,可 2 0多年来却一直相安无事。“终于有动静了 ?”目前有这说法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 ,这决不是确凿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