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56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1098篇
海洋学   624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洋岛地层序列在造山带地区往往十分发育,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具两大特点,时间上往往失序,空间上移位。东昆仑万保沟岩群也有洋岛地层序列通常具有洋岛型火山岩基底和碳酸盐岩盖层的双层式结构,具有低分异度、高丰度和地方性色彩的生物群面貌,因而温泉沟岩组和青办食宿站岩组在时间上具先后、空间上具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滇西北点苍山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苍山西坡李子坪村分布有较多橄榄岩,围岩是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其中有斜长角闪岩、变质钠长花岗岩。这些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均显示蛇绿混杂岩特征,暗示点苍山西坡有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存在。  相似文献   
93.
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成果结合矿物光性特征,在洋源南部万全岩群中浅变质岩中新发现蓝闪石类矿物-镁钠闪石,它产于闽西北与闽西南两大构造单元交接部位之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岩带上,它的出现与四堡期-晋宁期构造作用密切相关,镁钠闪石的发现对于探讨该地区用至福建大地构造演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4.
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编图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成守德  徐新 《新疆地质》2001,19(1):33-37
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1150万的编图范围为北纬34°~50°,东经72°~98°,面积约370×10  相似文献   
95.
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库尔提一带的晚古生代变质玄武岩和辉长岩系含有似岛弧火山岩(arc-like)和似洋中脊玄武岩(MORB-like)成分的两种组分,岩石以出现不同程度的LREE亏损和Nb、Ta等元素的负异常为特征,在成分上非常相似于现代弧后盆地(Mariana和Okinawa弧后盆地)的玄武岩。我们厘定这套变质的镁铁质火成岩为弧后盆地蛇绿岩,它们很可能代表了晚古生代古亚洲洋北侧的一个洋内岛弧的弧后盆地系统,表明晚古生代早期新疆北部地区处于与古亚洲洋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该古洋在晚石炭世-二叠纪消减消失后,两侧西伯利亚和哈萨克-准噶尔板块才开始碰撞和造山。  相似文献   
96.
许继锋  韩吟文   《中国科学D辑》1996,26(Z1):34-41
秦岭造山带的蛇绿岩中存在MORB型岩石,它们有高的放射性铅同位素组成,计算得到的初始铅同位素比值分布在p为8.5的增长线附近。古MORB型岩石代表的古洋幔与特提斯洋幔和南半球冈瓦纳域古地幔相似,表明秦岭地区曾经存在分隔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的古洋,该古洋曾是冈瓦纳域和特提斯域古洋的一部分。古MORB型岩石的铅同位素特征显示出DUPAL异常,证明至少在10亿年以前就有DUPAL异常存在,该铅同位素异常可能是南半球的DUPAL异常在古时的表现。  相似文献   
97.
文章简要地论述了30年来对中国海的地球物理调查及其重要意义,指出地球物理研究所总结的方法学以及从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场取得对大地构造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99.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蛇绿岩大约是在983Ma,构造就位于秦岭杂岩(Pt1)之上的异地构造岩片.由变质橄榄岩、堆积橄榄岩和火山岩系组成。变质橄榄岩以纯橄榄岩为主。堆晶岩分为单斜辉石型和斜方辉石型两类。火山岩由拉斑玄武岩和低铝安山岩组成,εNd(T)为+4.1~+6.4,表现出N、T、P三种稀土分配型式和非正常洋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这个古老蛇绿岩是在一种位于洋中脊之上的洋岛环境中形成的,代表了晋宁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古洋盆的残骸。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索伦山- 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 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 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