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22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91.
渤海SZ36-1油田原油属重质稠油,具有密度高、黏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特点,在传统的热洗井中单独采用大量地热水长时间清洗井筒的工艺,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地层.为此推出了一套化学增效热洗井技术,经过实验室研究及在海上平台现场的大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缩短作业时间和油井恢复周期并且增产的目的.这也为其它稠油油田的洗井、清蜡作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92.
目的: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分析中药间的相互关系,探索配方颗粒剂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安庆市中医院和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COPD患者病例资料,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处方及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1718个中药处方,经统计共使用配方颗粒281味,药物使用总频数18218次,常用药物分类为:药味以甘、苦、辛居多,药性以温性较多,其次为寒、平,归经多归肺、脾、心、胃经。关联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16项,涉及药物16味;三项关联规则69项,涉及药物共17味。复杂网络图显示浙贝母、麦冬、茯苓、桔梗、桑白皮、紫菀、姜半夏、党参等26味核心药物。聚类分析挖掘出4个聚类方。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COPD重视清肺止咳、燥湿祛痰、降气平喘,久病肺脾肾亏虚,当重视补益肺脾肾等脏腑。  相似文献   
293.
294.
介绍苏新平教授运用中药内服配合熏洗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经验。苏教授认为KOA患者发病以肝肾不足、正气亏虚为本,外感风寒湿邪阻滞人体经络为标,瘀血痹阻于人体局部,经络不畅,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其结合临床将本病分为寒湿、湿热、寒热夹杂、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五型论治,治疗上主要以祛痰化湿、补益肝肾、通络止痛为法,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熏洗治疗,可消除寒湿,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95.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起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汤剂,筛选其中的处方资料,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频数、关联、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处方125首,包含中药151味,主归肝、脾、心、肺经,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丹参、川芎、当归、黄芪等;使用较多的关联组合有:当归-川芎、川芎-丹参、川芎-黄芪、当归-丹参、黄芪-丹参。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补气、补血、化痰。本研究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6.
297.
目的:观察四联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四联(中医手法+康复锻炼+液压扩张术+中药内服)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康复锻炼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CM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CM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综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98.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普遍具有多源多期的特征,复杂成藏过程的准确剖析对油气的高效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确定川东南平桥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油气成藏过程,针对多期次储层孔洞缝充填物,开展了阴极发光、元素和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捕获古温压和沥青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多期矿物充填序列表现为第一世代白云石、第二世代方解石和晚期石英;沥青广泛分布于基质白云岩溶孔及第一世代白云石晶粒间,同时白云石发育沥青包裹体和气包裹体;第二世代方解石捕获了原生和次生甲烷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成岩矿物流体来源以储层流体为主,方解石形成与有机流体参与相关。储层沥青和沥青包裹体的热成熟度Ro主要分布于2.90%~3.59%,结合与沥青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烃源岩生烃史,推断沥青来源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液态烃充注洗象池群后热裂解干气阶段伴生的焦沥青。方解石中原生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集中分布于55.8~81.7 MPa(捕获温度198~203℃),指示埋藏期液态烃热裂解干气阶段压力系数为1.06~1.56,具有中等超压特征;次生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分布于4...  相似文献   
299.
300.
目的:基于“肺-肠轴”理论观察自制中药脐贴外敷对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制中药脐贴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症状(发热、气喘、咳痰、呕吐、食欲、咳嗽)与体征(舌象、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血清WBC、CRP、PCT、IL-8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 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贴外敷治疗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