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8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838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954篇
地球物理   564篇
地质学   1443篇
海洋学   887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格陵兰东南部和相邻大洋表层气温时序中记录了一个急剧的事件。这一事件大约出现在3100a(模拟年) ,持续约40a ,以温度降低3°C为特征。由于其峰值比平均值高6个标准偏差(σ)以上 ,可以认为降温是急剧的。如果该区域年平均表层气温时序正常排布 ,那么这种异常可能每数亿年出现一次,如此大幅度降温持续那么久的概率极小。如果将不足40a的变化从时序中去掉 ,那么事件高峰期表层气温低于平均值10~11σ。大气层较低层位的这种急剧降温源于海面温度急剧下降。大约3086a开始 ,格陵兰东海岸中部滨外发育了约0.5°C…  相似文献   
32.
根据水资源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得出了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统计预报模式:(1)在春季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和夏季型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金华站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2)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时间若超过5月1日,那么次年金华站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3)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对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也越大。这对该流域长期及超长期的水资源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3.
工程风险分析中的风险当量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余建星  李成 《海洋技术学报》2004,23(1):48-51,61
目前,量化、半量化风险分析是工程风险分析的主流。在对工程进行量化和半量化风险分析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风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都是关键的重要问题。只有在建立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的风险分析能够得出正确和一致的结论。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风险分析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在工程风险分析中确定风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F0003-F0003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南部,全市海域面积390km2,海岸线长度234km,海岸曲折,湾中有湾,湾中有岛,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拥有活化石美称的厦门文昌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等珍稀和经济价值高的海洋物种60余种。海洋是厦门最大的优势。几年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坚持以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开展用海结构调整,加快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步伐,实施海洋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并举措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探索建立了“立法…  相似文献   
35.
前寒武纪—寒武纪边界处的海洋缺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寒武纪 ( PC— C)边界处两个明显不同演化阶段的地层主要根据以下几点事区别 :1可视后生动物组合的变化 ;2化石埋藏条件的变化 ;3痕迹化石组合的变化 ;4寒武纪最早期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生物的这种不连续性归因于生物大量灭绝以及软体生物化石埋藏窗的关闭。有不少迹象表明埃迪卡拉动物群不断减少和有骨骼的无脊椎动物群的出现之间发生了地层超覆 ,这些迹象包括在寒武纪沉积物中发现了埃迪犬拉动物群 ,弄清了寒武纪大爆炸之前没有出现生物大量灭绝事件。另一方面 ,有人认为富营养的底层缺氧水团向上贯穿运动导致生…  相似文献   
36.
海洋渔业环境是渔业生产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海洋渔业环境面临的污染问题固然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是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造成的。海洋环境的恶化,使渔业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已严重阻碍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1 海洋渔业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渔业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渔业环境,导致诸如损害渔  相似文献   
37.
南沙群岛南永2井的红色沉积层和黑色沉积层标志着两次异常事件,简称为“红色事件”和“黑色事件”。这两个特殊沉积层的主要特征是磁化率为正值、锰铝(黑色沉积)和铁铝(红色沉积)含量高。关于它们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火山喷发或地震活动,另一种是气候突变。将红色沉积层和黑色沉积层与南海其它珊瑚礁钻井资料、南海及其周缘火山活动和深海沉积中的微玻陨石进行详细对比,并综合分析几种成因的可能性大小。“红色事件”和“黑色事件”在南海其它珊瑚礁钻井中的反映不明显或无反映,表明两事件的影响范围很有限。尽管南海周缘的一些火山活动期次、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些代用指标和深海沉积中的微玻陨石层在时间上与“红”、“黑”两事件有较好的对比,成岩作用也能使某些沉积层位形成铁富集或锰富集,但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可以排除周缘火山喷发、气候突变、撞击事件及成岩作用等4种成因。火山或地震活动引起的铁或锰热泉上涌可以对“红”、“黑”两事件作出较好的解释,是可能性较大的成因。  相似文献   
38.
据估计 ,深海有孔虫种的交替速率为2 %/Ma ,比新生代浅水底栖(5 %/Ma)或者浮游有孔虫(11 %/Ma)明显偏低。白垩纪—第三纪边界(65Ma)或附近的事件引发了陆地和浅水以及部分半远洋生物的灾难性绝灭 ,但是对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影响很小。大部分深海有孔虫绝灭(30 %~50 %的种消失了)出现于晚古新世冰后高温期(LPTM ,55Ma) ,它起因于贫氧、温暖的侵蚀性底层水以及同时发生的表层生产力的变化。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36~30Ma)和中中新世也发现了深海底栖有孔虫的种类交替增强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对中…  相似文献   
39.
南海南部约30 ka来沉积有机质的生物输入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位于南沙海区的1962柱状样中的有机质进行了热解色谱分析,估算了沉积有机质中水生生物输入和陆源生物输入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两种输入的高分辨率的堆积速率曲线,并依此探讨了有关的古海洋事件。发现Younger Dryas、Heinrich及Bond周期事件在本海区皆有表现,说明“西太平洋暖池”在末次冰期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