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6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30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792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南岭山地浓雾的物理特征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利用1998年12月-1999年1月在南岭山地进行的雾的综合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南岭山地浓雾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对三次典型浓雾过程的谱特征,含水量与能见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南岭山地的浓雾过程与天气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文公岭的辉沸石和片沸石,对二者的形态、物性、化学组成、晶胞参数等进行了观测,指出二者在红外光谱图上的区别.对片沸石的Si/Al、含水量等作了详细研究。探讨了以上两种沸石在角砾岩中的分带及成因.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地震临界时间丛集的判定方法——时间结构变异诊断方法。把时间结构变异诊断方法运用于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及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特性研究,并按此方法预测了中国大陆未来大震可能发生的时间点。研究认为,时间结构变异诊断法不仅可以用作前震序列和余震序列以及正常震群活动的判断,同时也适用于区域地震活动状态的描述。震例研究表明,时间结构变异诊断法在地震预测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4.
995.
了解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的季节变化规律和主要生物因子及环境因子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机理的理解以及大尺度过程的模拟.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位于西藏高原腹地的、世界海拔最高的草地碳通量观测站的NEE及生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近3年观测,阐明NEE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草原化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碳吸收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大碳排放出现在11月,在生长季初的6月,受降水和植物返青快慢的影响,会出现生态系统碳吸收或排放的年际差异,7~9月表现为碳吸收,其余月份均为碳排放.在生长季,白天的NEE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变化的控制,同时又与叶面积指数交互作用,共同调节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的强度.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温度的控制,同时也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呼吸商(Q10)与温度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生长季昼夜温差大并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碳获取.10℃时标准呼吸速率(R10)与土壤水分、温度、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降水格局影响了土壤水分动态,土壤含水量会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初和末期的脉冲性降水会导致生态系统呼吸的迅速上升,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碳的流失.西藏高原草原化嵩草草甸生长季短,温度低,致使生态系统的叶面积指数偏低,生态系统碳吸收较少,降水格局引起的土壤湿度动态和脉冲性降水将对生态系统呼吸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水平.  相似文献   
996.
木落稀土矿床位于四川省冕宁县境内,其成矿与喜山期岩浆碳酸岩有关。通过对矿床中主要稀土矿物氟碳铈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和包裹体成分的LRM分析等,对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稀土矿化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稀土成矿有关的流体为富CO2和SO2 的中高温、高压超临界流体。温度、压力降低和流体不混溶是造成稀土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混合像元的方法,利用ERS风散射计(WSC)数据估算植被覆盖率和同时期NDVI有较高的相关性(0.78),计算出的垂直入射菲涅耳反射系数的空间分布状况也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98.
给出了新疆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探讨了区域临界雨量指标,建立了基于前期观测降水量及未来24h降水预报量的地质灾害气象统计潜势预报模型,并给出了各级潜势预报对应的有效雨量。  相似文献   
999.
黄土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尚国 《地质与勘探》2007,43(2):103-107
黄土是第四纪大陆松散堆积物,黄土隧道具有明显的黄土工程特性.颗粒组成、含水量、微观结构、孔隙比(率)、粘粒含量、人工活动等是决定黄土的基本工程地质特征的基本因素.水胶联合是黄土颗粒之间的主要联结形式,在干燥时赋予黄土相当高的强度,但遇水后联结削弱强度降低,使得黄土具有湿陷性等特殊工程地质特性;物理地质作用、地震作用、水作用和综合作用产生黄土隧道主要工程地质灾害;水对黄土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沙尘天气过程沙地下垫面沙尘通量的获取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2004年春季沙尘暴和微气象学加强观测实验资料,计算了浑善达克沙地地区不同沙尘天气条件下湍流交换系数、湍流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沙尘浓度通量;研究了沙尘暴过程中湍流作用、沙尘输送特征及起沙条件。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地区非沙尘天气白天近地层热力湍流作用强于动力湍流,湍流交换以感热交换为主;沙尘天气过程中,近地面层湍流动力作用明显增加,湍流动量和感热交换都对湍流输送有主要贡献,感热通量数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较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动力湍流强于热力湍流。随着沙尘天气经历起沙、平衡、沉降的演变过程,沙尘通量数值呈现由正值为主,过渡到向上和向下数值相当、向下数值比例增加。非沙尘天气、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沙尘通量值范围分别是±5μg/(m2.s)、±30μg/(m2.s)和-200—300μg/(m2.s)之间。浑善达克沙地地区,非沙尘天气也存在一定量的沙尘输送,但数值较小。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沙尘通量与摩擦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为F=Cu3*。临界起沙风速和临界摩擦速度分别约为6m/s和0.4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