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1524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5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准噶尔达拉布特断裂系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2.
周梅馨  许志琴等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9(1):47-54,T003,T004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TEM)对两个新生代裂谷区的碱性玄武岩(法国中央地块克莱蒙菲朗及中朝板块北部河北万全)中漫源矿物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进行研究,通过位错类型、衍射花样、柏格斯矢量b^→及位错滑移系的分析及计算,判断了深源包体从上地幔进入地壳的动力学过程-经历了高温(>1000℃)蠕变、低温(<600℃-800℃)应变及后期局部温度回阶段,确定了高温滑移系以{0kl}[100]及(001)[100]为主,并存在由(010)[001]及(100)[001]滑移系组成的高温位错网络,计算了低温应变的滑移系为(11)[001]及(010)[001]。  相似文献   
143.
144.
根据织金洞的区域地质(即地层、构造、地貌等)条件以及水文地质特点,笔者等在该洞采起了八个地质样品。进行铀系年龄测定.文章着重介绍了该洞八个样品铀系测定的方法、原理、测试技术、测试结果,并通过结果分析,对织金洞以及洞中某些重要洞石的形成原因、机理、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5.
导水系数(或渗透系数)是水文地质计算这一重要参数的精度高低将直接导致矿坑涌水量计算或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成败优劣。而采用哪一种试验手段和计算方法获得的导水系数精度较高呢?本文根据河南新乡地区水科所在新乡某地含水砂层中抽水试验的实际资料,用五种方法对导水系数进行了计算,并进而作了一些对比分析,供水文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6.
147.
地表—地下水水文系统动态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8.
149.
破裂系分形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破裂系从宏观到微观破裂均具有分形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破裂系分维定量表征破裂系发育的各种向异性;研究了影响破裂系数分维的结构参娄,对破裂系进行了解析,并且将分维用于地壳稳定性和地震活动性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了目前破裂系分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一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0.
甘肃的寒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北山、祁连山、河西走廊及陕甘宁盆地。根据沉积岩相及动物地理区系分为三大沉积区和7个沉积分区:北山沉积区分为下统双鹰山组、中统大豁落井组、上统西双鹰山组;祁连山沉积区未见下统,中统月牙山群、黑茨沟群和格尔莫沟群,上统香毛山群;华北沉积区下统未分,中统毛庄组、徐庄组和张夏组,上统仅见崮山组。三大沉积区的动物群分别为东南型(除早寒武世外)、过渡型和华北型。寒武系下界相当于滇东的沧浪铺阶之底界,并与震旦系冰碛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寒武纪岩相古地理轮廓受当时的地壳变动和气候条件所控制。早寒武世中晚期开始海侵,在北山沉积区之西部呈海湾,在陕甘宁盆地西缘呈浅海陆棚,省内其余地区(除西秦岭外)呈古陆状态。中寒武世广泛海侵,在祁连山形成海槽,且地壳运动加剧,火山喷发活动频繁。晚寒武世大规模海退,仅在北山局部地区、祁连山西段和陕甘宁盆地有沉积,其余均为古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