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4篇
  免费   1400篇
  国内免费   1044篇
测绘学   588篇
大气科学   954篇
地球物理   735篇
地质学   3136篇
海洋学   1135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614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曹文凯  禹海峰  师庆广 《地下水》2004,26(2):134-136
本文分析了岩浆岩侵入中岩脉、岩盘对围岩富水性的影响及富水层的电法辨认,提出了在不同侵入的围岩地层内用电法寻找地下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2.
河南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在国家极其困难时期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太行山腰上修建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建成后灌溉着林州3.6万hm^2农田,解决了98万人口和37万头牲畜的吃水问题,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红旗渠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自红旗渠建成运行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1960~2000年,红旗渠总干渠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决口事件有19次。1996年8月3~4日,由于连降暴雨,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使总干渠沿线154处渠道淤塞,淤积达94402m^3,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7亿元,灾后修复费用达1100万余元。多年来每年用于地质灾害后修复的费用达数百万元。如何有效地防治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确保顺畅其流,千秋永固,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据调查,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94处,其中危岩体44处,崩塌24处,滑坡12处,泥石流14处。作者基于地质灾害现状,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各类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将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4个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为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3.
可施工性(Constructability)研究,根据美国施工行业协会的定义,是指在项目规划、设计、采购及工厂操作等方面,应充分使用一些以往通过施工工作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有效降低项目成本、加快项目进度,进而确保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可施工性审查,是指通过各个专家一起对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及工厂操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探讨出一些改进设计的方案,从而降低整个项目成本,或者使设计最终方案更加方便最终用户的过程。研究表明,如能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就将一些施工经验和方法融入到项目规划和设计中,将对项目成本节约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项目越早建立和实施可施工性计划,越早开展可施工性审查,项目在以后获得的潜在效益也越大。因此应把针对设计开展的可施工性审查工作作为设计阶段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对节约项目成本,保证项目进度的作用十分巨大。现把我公司在石化项目上取得的一些可施工性审查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开展类似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4.
西藏高原西、中、东的分段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进  马宗晋 《地质学报》2004,78(2):218-227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是由几条近东西向的块体先后拼贴而成,大型的东西向构造是高原内部最明显的构造特征。然而根据最近所获得的有关西藏高原以及附近地区的重力场、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性、水平位移速度场以及地质等资料,发现整个西藏高原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两条重要的南北向或近南北向构造和一些小型的南北向构造,它们将西藏高原划分为西、中、东三个有各自构造特点的部分;西侧的南北向构造沿84°~85°E延伸,东侧的近南北向构造位于92°~94°E之间。这两个构造带在上述的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中均有良好的显示,是重要的重力异常变异带、重要的热结构边界带、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也是明显的地貌陡变带,等等。高原西部地形崎岖,剥蚀最深,布格重力异常最高,目前向北北西方向运动;中部地区地表平坦,发育众多的南北向地堑裂谷,东西向伸展活动最明显,海拔最高,集中分布了7座超过8000m的高峰,目前向北东东方向运动;而东部地区地形也比较崎岖,发育许多目前仍在强烈活动的走滑断层,在这些断层之间,地块相对转动,目前向北东甚至南东方向运动。造成西藏高原东西分段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笔者等倾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印度板块在横向上也是西、中、东分段的,印度  相似文献   
175.
发现在最初被认为不活动的北卡斯凯迪亚消减带的深部界面观测到的重复性缓慢滑动事件具有独特的非地震性地震学特征。颤动状的地震信号与用跨越过去6年的地壳运动数据识别出的滑动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关。在滑动事件之间的时段内,颤动活动要么不存在,要么很小。我们称这种颤动和滑动相关现象为幕式颤动和滑动(ETS)。我们认为幕式颤动和滑动的活动可以作为卡斯凯迪亚特大逆冲地震区应力加载的实时指标。  相似文献   
176.
夏季降水量与气温资料的恢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我国汛期降水量和气温缺测资料及资料均一性恢复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对单个气候地区(东北区),以及全国6个气候地区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方法进行缺测1~5年恢复试验。对东北地区内所有站点的试验表明,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比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恢复效果好些;选择邻站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的恢复模型,效果更好。全国气候地区试验表明,选择邻站的判别分析方法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7.
北半球海冰强迫作用下大气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LASG/IAP GOALS耦合模式中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分量AGCMR15L9的计算结果,在其他外强迫维持气候值不变的情况下,用方差分析的方法,以外部方差与总方差之比Re作为衡量标准,考察该模式关于海冰的季节和跨季节潜在可预报性的大小。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北半球海冰变化所造成的潜在可预报性较小,只有在大气低层的一些气候要素,如温度、湿度的结果中,才存在Re>0.5的现象。潜在可预报性结果的局地特征比较明显,高值往往发生在海冰年际变率大的区域里。与中低纬海温在中高纬地区的影响相比,不排除海冰的作用更大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分区域看,北半球某些区域的海冰,在若干挑选出的其区域海冰面积发生大异常年份中的潜在可预报性可能会比不做挑选的总体结果要大。这说明北半球某些区域海冰在面积发生较大异常的时候,可能对同期或(及)后期环流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8.
用远场辐射场反演云闪放电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地面电磁场遥感闪电放电参数无论是在实际应用还是理论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电流传输线模式 ,提出了一种用单站远场VLF/LF辐射场反演云内放电参数的简便方法。当传输线电流从底部传播到顶部的时间只有几微秒时 ,整个传输线的VLF/LF辐射可以近似成偶极子辐射 ,即远场辐射场与电流的时间变化率和传输线长度的乘积成正比。因此 ,对远场辐射场做时间积分就能获得完整的电流矩波形 (上升沿有所加宽 ) ,而且传输线模式中的重要参数 ,电流从底部传播到顶端经历的时间 ,也可以近似地用辐射场时间积分幅度与辐射场幅度之比来估计。这一方法具有估计云闪双极性大脉冲辐射过程的放电参数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9.
针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多年来频发的雷灾事故,万安防雷工程部受院方委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总体防雷设施及部分网络布线进行了改造与完善,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0.
严小冬  陈静  雷云 《贵州气象》2004,28(Z1):28-30
通过对北半球近50年各月500hPa高度场格点资料和贵州15个站近50年各月降水资料的分析,得出前期500hPa高度场变化对贵州降水可预报性及降水分布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