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659篇
测绘学   1753篇
大气科学   1600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热带地区云量日变化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国际卫星气候计划(ISCCP)1984—2003年共20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地区的量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量峰值时间和变化幅度在全球的分布都较为均匀,而海陆差异明显。高和低在变化机制上相对独立,其量日变化并非同步。全球量日变化由4类基本形式组成,分别为洋面高型、陆面高型、洋面低型和陆面低型。高日变化与地表辐射加热状况密切相关,其形式在洋面和陆面类似,均为早晨出现量最小值而午后到达量峰值。相比于洋面,陆面高的峰值在夜间持续时间较长,可发展至更为稳定深厚的系。低多在局地5时附近出现量峰值,18时左右达到量极小值,其中陆面低在12时出现第二峰值。  相似文献   
972.
依托2009年领军人才项目,山西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引进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影中心已经业务运行的MM5参数化模式.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定制、引进、移植、优化以及业务化试运行的基本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系统功能、模式预报产品以及模式系统特点.文章还对模式运行以来的预报产品与实际的天气过程资料作了统计对比分析,初步对模式预报的真实性作了检验.  相似文献   
973.
《湖北气象》2021,40(3)
雷达是探测和反演降水微物理及动力参数精细结构的重要手段。回顾了世界和我国雷达观测模式、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融合方法,特别是脉冲压缩、相干积累和非相干积累技术在提高雷达灵敏度的应用,分析了基于回波强度与粒子下落速度关系、单波段雷达小粒子跟踪方法、双波段雷达回波强度谱密度比值方法等空气垂直运动速度反演和雨滴谱反演方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特色,为今后雷达观测方法设定和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4.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高,参照傍晚时的状况来判别状。为了能够在夜间快速准确地识别所在测站状,以现代化探测设备为手段,对夜间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用大气辐射、大气电场、气象卫星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来辅助观,可较好地弥补夜间目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975.
王旻燕 《气象科技》2010,38(4):403-408
层垂直结构的准确参数化描述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准确计算长短波辐射通量、辐射加热率廓线、反射率、辐射效应等参数的重要基础,但地基观测数据无法对模式预报的层垂直分层情况进行验证。文章基于卫星资料Collection5版本的MODIS产品MOD06,利用国际上能够较准确判别层垂直分层的一个新算法,以反演的高、中、低发生频率和顶气压结果,评估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北美中尺度模式NAM的层垂直结构。2006年7~10月北美地区(153°~48°W,12°~62°N)的评估结果表明:①卫星反演和模式预报的高、中、低量区域分布比较相似,尤其是高。热带太平洋地区模式预报高量大于卫星反演值。模式预报的低在墨西哥及北美大陆、大西洋地区更多。②卫星反演和模式预报中发生频率的差异最小,模式预报高和低发生频率峰值比卫星反演的峰值更大,且顶出现的高度更高。③模式预报中量和低量的纬度平均值比卫星反演的高,尤其是低量。NAM的参数化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76.
层析法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云液水含量的二维垂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珺  雷恒池  陈洪滨 《大气科学》2010,34(5):1011-1025
通过机载双天线微波辐射计的观测数据层析反演出液水的空间分布是一个有限角度的图像重建问题。为提高这一反问题的适定性, 本文对已有的正则化方法进行了改进: 根据液水的分布特征选择W1,2空间范数的离散形式作为正则项; 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确定双天线仰角的最优设置方案为 (30°, 90°) 等。为避免已有方法中对目标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而产生的模型误差, 采用L-BFGS-B算法对非线性目标函数直接求解。按照侧边界内液水分布是否已知将反演模型分为已界模型和未界模型。已界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 反演误差在8.6%~12.3%之间, 反演图像可以反映出不同型的结构特征。敏感性试验表明, 影响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为投影数据的角度分辨率、 辐射计观测噪声以及侧边界液水分布的不确定性; 受液水含量、 正则算子特性及边界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同型的反演精度存在差异。为使微波辐射计探测液水分布能够独立于其它探测手段, 本文针对未界模型提出嵌套反演方法。数值模拟试验表明, 嵌套反演方法可以为目标区域的反演提供足够的侧边界信息。  相似文献   
977.
针对近两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两次暖切初雷进行研究,总结预报经验,探讨预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两次暖切初雷中,500 h Pa高度层均有浅槽存在,且500 h Pa高度层的正涡度区到达本场附近的时间与雷雨发生时间一致,同时低层有较强的辐合抬升;2)从雷达图像来看,两次雷雨发生时,本场附近均存在明显的速度辐合,雷雨回波为局地生成;3)相当黑体温度(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越低,对流越旺盛,所以TBB等值线图可以用来推断对流的发展趋势;4)在雷雨发生时段,基于风2号气象卫星的雷暴指数值介于0~0.5之间,雷暴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较准确表征雷雨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78.
重庆一次超级单体风暴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向花  周毓荃  唐余学  李轲 《高原气象》2010,29(6):1556-1564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6月5日发生在重庆的一次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级单体是在典型的"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大气垂直结构下产生的,产生风雹的区域正好位于低空急流出口区及中低层风速辐合区;多普勒雷达观测表现为典型钩状回波、低层有界弱回波区和"穹隆"、中气旋、阵风锋等超级单体特征;垂直累积液态水(VIL)的突然跃增比冰雹降落时间提前2~3个体扫,对冰雹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卫星反演的粒子有效半径的大值区与冰雹落区较为一致;中粒子半径36μm的粒子越多,所占比重越大,降雹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979.
储小春  舒新明 《贵州气象》2010,34(4):43-43,45
的演变很复杂,在地面气象观测中观测员对的识别和判定最为关键,根据长期观测的经验,要正确判定状、估计量、测定高和选定码,必须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掌握状的演变规则,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980.
FY2C/D卫星反演云特性参数与地面雨滴谱降水观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2008年4月11-12日一次北方层状降水过程,将FY2C/D静止卫星反演的参数和地面同时段的雨滴谱仪的观测资料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反演得到的一些特征参数对地面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一般降水发生前,系发展,顶抬升,顶温度和黑体亮温都降低,光学厚度增大,参数先于地面降水变化,两者大概相差2小时。其中,光学厚度与地面降水量和降水粒子数关系密切,其相关性比顶高度、顶温度和黑体亮温的相关性都好;一般地面降水强,光学厚度一定大,若层光学厚度较小,即便顶发展得很高,地面几乎无降水或降水较小,但光学厚度大时,地面降水强度并不一定都大,可能降水粒子数浓度大,地面多降毛毛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