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金发 《地理研究》1998,17(4):346-351
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流水侵蚀所引起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其发展过程是植被退化-土壤退化-地表状况恶化过程多重循环的结果。据此,提出了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前LiDAR技术已经成为DTM的主要生产方法。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DTM的精度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由于亚热带森林植被覆盖区LiDAR激光点云少,生成的DTM更复杂,需要分析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林下DTM的精度影响。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对象,从森林郁闭度和坡度两个方面探讨了地面误差对机载LiDAR数据生成林下DTM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程误差会随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坡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坡度为15°时成为误差的分水岭,其前后误差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而言,郁闭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3.
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座美丽的有潜在优越资源的滨海城市。素有“深圳后花园”之美誉,是“中国首批全国文明渔港”。  相似文献   
24.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文章基于武夷山地区不同海拔人为干扰较少的76个表土孢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探讨武夷山不同海拔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主要孢粉种类的空间散布规律及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武夷山脉表土孢粉组合整体上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对应的现代植被群系及其垂直分布特点,优势的孢粉种类包括松属、柯属-栲属、常绿栎属、杉科、木荷属、芸香科、冬青属、蔷薇科、禾本科和蒿属等,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孢粉组合特征,并且自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孢粉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低海拔地区(0~450 m)孢粉组合以栲属-柯属、常绿栎属、山茶科、木荷属、冬青属、禾本科和芒萁为主;中海拔地区(450~1 850 m)常见栲属-柯属、松属、杉科、铁杉属和常绿栎属;高海拔(1 850~2 200 m)山顶的优势孢粉种类为松属、禾本科和芒萁等。2) RDA和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将表土孢粉样品划分至各自群落,年均温(MAT)、年均相对湿度(MAH)、年均...  相似文献   
25.
选取云南不同气候区发育于弱磁性砂岩的土壤剖面,分析磁性差异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赤铁矿和针铁矿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峨山(EF)、普洱(PF)和景洪(F)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主要为磁赤铁矿和磁铁矿,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为针铁矿和赤铁矿。EF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PF和F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含量相对较高;3个研究区均含大量的细粒(超顺磁、单畴等)磁性矿物。2)土壤磁化率与温度和降水无显著相关性,难以作为该区域的气候代用指标。3)赤铁矿和针铁矿比值Hm/Gt和Hm/(Hm+Gt)与温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指示温度方面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6.
我,航摄员     
正第一次接触到航空摄影测量这个词是在1992年9月去郑州求学的火车上。说来凑巧,坐在我对面的是现在质管科的罗争光,火车行至河南省境内我们才有一语没一言地搭讪聊了起来。原来我们都去郑州读书,拿出彼此的录取通知单方知居然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只是专业——我是大地测量,而他的就是航空摄影测量。不能否认,在  相似文献   
27.
A lot of well-preserved plants from the Linxi Formation are collected in the Soron area,Inner Mongolia,consisting of 34 species of 16 genera. They are Late Permian in age. The flora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t of Angaran plants,such as Paracalamites,Comia,Rhachiphyllum,Iniopteris,Rufloria,etc. Some Cathaysian elements,such as Lobatannularia lingulata,L. multifolia,Fascipteris Cathaysiantus,F. densata,Taeniopteris szei,Cladophlebis liulinensis and C. permica,are also mixed within the present flor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oron of Inner Mongolia was located in the sector between the Angaran and Cathysian floristic provinces in Lopingian. It is beneficial for depicting the lo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olenker--Xar Moron suture zone in the phytogeographic view. The transmigration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athaysian plants to the north indicates that the Paleoasian Ocean was closed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along the suture zone.  相似文献   
28.
The features of 30-60-day convection oscillations over the sub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were investigated, along with the degree of tropical-subtropical linkage between the oscillations over the WNP during summer 1998. It was found that 30-60-day oscillations were extremely strong in that summer over both the subtropical and tro]~ical WNP, providing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subtropical oscill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ropical oscillations. Furthe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30-60-day oscillations propagate westwards over the subtropical WNP and reach eastern China. In addition, 30-60-day oscillations in the subtropics are affected by thos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tropical WNP through two mechanisms: (1) direct propagation from the tropics into the subtropics; and (2) a seesaw pattern betwee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with the latter being predominant.  相似文献   
29.
花岗岩上发育的亚热带红土岩石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发育于花岗岩上的两个亚热带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测试了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磁滞回线等常温磁学参数,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了高低温岩石磁学分析,拟探讨亚热带红土磁性矿物的特征及湿热环境下土壤中磁性矿物的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土的强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弱磁性矿物为赤铁矿和针铁矿,滞水土层中含有纤铁矿。花岗岩具有较强的磁性,在其上发育的红土也因此具有较强的磁性。花岗岩中的亚铁磁性矿物的磁畴以多畴占主导地位,随着风化强度的增强,逐渐形成较细粒的超顺磁与单畴磁性矿物。亚热带红土中的磁赤铁矿与位于半干旱区黄土高原成土作用形成的磁赤铁矿存在着磁学性质上的差异,表现为具有更高的居里点(约600℃和640℃),可能说明亚热带红土中的磁赤铁矿粒径更粗。两个剖面在磁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泉州剖面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磁化率最高可达1823×10~(-8)m~3/kg,平均值为1033.1×10~(-8)m~3/kg,具有较低的剩磁矫顽力;福州剖面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部分热稳定磁赤铁矿为主,磁化率最高为385.73×10~(-8)m~3/kg,平均值为91.5×10~(-8)m~3/kg。基于磁学参数分析,认为母质与后期成土作用共同造成了两个剖面的磁学性质差异,但后者起主导作用。磁化率在两个剖面中,均随着深度减小而减小,与温带地区表层土磁化率增强有很大区别。湿热环境条件下,强磁性矿物溶解或转化为弱磁性矿物的程度主导剖面磁化率变化。  相似文献   
30.
孢粉学分析是古生态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现代表土孢粉与植被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利用地层孢粉准确解释古生态与古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基于华南亚热带中部山地垂直植被带采集的113个现代表土和苔藓孢粉样品,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方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探讨研究区不同海拔表土孢粉种类散布规律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华南亚热带中部地区现代表土孢粉组合中乔木类以壳斗科栲属、常绿栎属、松属、杉木属和大戟科等种类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花粉以禾本科、蒿属、菊科和莎草科为主,蕨类孢子以三缝孢子、芒萁属、水龙骨科和单缝孢子为主。2)研究区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孢粉组合呈现以下变化规律:低海拔地区(0~702 m)孢粉组合以栲属、常绿栎属、松属、野桐属、枫香属、茜草科以及禾本科花粉为主;中海拔(703~1 299 m)山坡的优势孢粉为栲属、杉木属、松属和常绿栎属;高海拔地区(1 300~1 600 m)以栲属、常绿栎属、水青冈属、杜鹃花科以及松属花粉最为丰富,表土孢粉组合变化过程与现代植被群落优势种类有较好的一致性。3)CCA分析结果显示,控制研究区域主要表土孢粉分布的气候因子为年均降雨量(MAP)、最热月降水(Mpwa)和最热月温度(Mtwa);松属、杉木属、栲属、常绿栎属、山茶科、水青冈属和落叶栎属等高百分比含量的花粉所对应的气候特征较为明显。4)低海拔地区的优势种属栲属、常绿栎属等以及相对高海拔的松属、杉木属和水青冈属等能较好地反映气候因子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因此,文章揭示了华南亚热带中部地区表土孢粉在垂直植被带上具有明显差异,孢粉散布规律可能与研究区植被组成、生境、花粉形态与传播媒介等因素有关,能为利用化石孢粉数据进行古生态与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