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CD图像质量评价和交叉定标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使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CD相机遥感数据质量 ,在此基础上利用LANDSAT 7ETM 对CCD的对应波段进行交叉定标计算 ,得到了一组CCD的参考定标系数。在遥感数据质量评价研究中 ,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了CCD相机图像数据的条纹强度 ;应用结构函数方法计算获得了CCD的噪声数据 ;通过功率谱计算 ,对比分析了CCD和LANDSAT 7ETM 对应波段图像空间纹理特征。该文通过交叉定标计算 ,得到了CCD相机前 4个波段的参考定标系数、动态范围和噪声等效反射率等参考指标 ,并对这组定标系数进行了验证 ,从验证结果中发现CCD1,2 ,3和LANDSAT 7ETM 对应波段反射率最大相差 1 98% ,最小0 0 3% ,平均差要低于 1 31% ,而波段 4最大也仅相差 4 4 1% ,平均差 3 0 2 % ,证明计算得到的交叉定标系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涵秋 《遥感学报》2016,20(2):229-235
Landsat系列卫星上的TIRS热红外传感器数据已被大量应用,针对TIR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也相继开发出一些算法,并有一些研究对TIRS数据的定标及其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就TIRS热红外传感器定标参数的变化,结合这些定标参数变化的时间点对有关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劈窗算法是否适合当前的TIRS数据进行了讨论,以使用户能够对Landsat 8 TIRS热红外数据的正确使用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的看来,由于视域外杂散光的影响,TIRS数据的定标精度仍达不到设计目标,TIRS第11波段的不确定性仍成倍大于TIRS 10波段。因此,在Landsat团队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同时用TIRS第10、第11这两个差距较大的波段构成的劈窗算法来反演地表温度,其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US6-S团队仍在致力于改进第11波段的精度,改进后的波段可以用劈窗策法。目前应以TIRS第10单波段的方式来反演地表温度为宜。  相似文献   
13.
高月  卞建民  宋超  丛璐 《水文》2016,36(2):35-40
大气降水是抚松县矿泉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探究其变化规律及极值概率对泉流量是否能够得到持续补给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首先利用1960~2013年的降水资料和1981~2008年部分泉流量观测数据,对抚松县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和不同年代降水量均值变化进行降水特征分析;之后,运用皮尔逊Ⅲ型模型分析最大年降水量的概率分布;接着,利用1981年7月~2008年11月期间降水量和部分泉的泉流量监测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分析法对二者周期进行分析;最后,运用交叉小波变换法对同一时段内降水量和泉流量多时间尺度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3年的54间,研究区内年降水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变差系数为1.017×10-17,降水稳定,未发生异常变化。降水量和泉流量均存在约11个月的主震荡周期,二者属于同相位(即泉流量对降水量的变化产生即刻反应),降水量作为本区矿泉水补给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为矿泉水资源得到有效补给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了解海滩剖面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滩动态过程。利用2007年5月~2014年12月近8 a青岛石老人海滩剖面的实测资料,计算剖面各段单宽体积变化量及后滨宽度,结合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方法,探讨海滩剖面中长期淤蚀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近8 a来海滩剖面表现为侵蚀状态,不同岸段侵蚀程度不同。剖面1岸段侵蚀明显,剖面2和剖面3岸段轻微侵蚀。剖面的变化过程可划分为平稳期、剧变期和微调期3个时期。各时期剖面的季节性变化较复杂,平稳期具冬蚀夏淤的交替变化特征,整体淤蚀量较小;剧变期剖面呈阶段性蚀退,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微调期剖面可能仍处于剧变期的恢复阶段,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剧变期和微调期的小波交叉谱和相干谱分析显示,波浪和前滨单宽体积相干性较好,尤其当大于2 m的波高达到10%以上,海滩地形可以和波高变化产生同周期的变化。因此波高变化基本控制了剖面的季节变化。而海滩长周期变化主要受控于风暴潮作用及其漫长的恢复期,沿岸输沙和海平面变化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剖面长期侵蚀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海探测特点,采用多入射角法从SAR数据本身得到与海浪参数反演区域时空匹配的同步海面风速和风向,并结合线性变换关系,计算得到海浪初猜谱对应的仿真SAR图像谱,将仿真SAR图像谱和观测SAR图像谱输入代价函数中进行迭代运算,通过非线性方程的解算得到最适海浪谱;采用交叉谱法去除海浪传播180°方向模糊,最终得到海浪参数。论文提出的基于同步风场的机载SAR海浪参数反演方法,充分利用了机载SAR海洋环境探测的优势,解决了传统SAR海浪参数反演中初猜谱构造依赖外部风场的问题,机载同步飞行试验的海浪参数反演结果与浮标观测值的有效波高、波向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3 m和13.2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机载SAR海浪参数反演业务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上海地区2016年11月份探空气温观测资料,把观测资料分为五个高度段,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气温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对每个高度段气温观测资料进行三次样条插值,结合交叉检验的思想对探空质量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的质量控制算法在低空天气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对探空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效果显著,能更有效地标记出气温观测数据中的可疑值。  相似文献   
17.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为主要宗旨的"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LAU效应测定干涉滤光片中心透过率波长值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这一方法不但具有精度高、装置简单、方法简便等优点,而且由该方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可以作为当前有关平面周期物体LAU 效应新理论的一种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北京地区小麦气象产量主要特征及代表序列,并对该序列和北京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用交叉谱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在前期秋冬季中的4-6年的周期振荡(中心周期为4.5年)中有显著的相关,当前期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和气温在振荡中处于正距平时,当年的气象产量为丰年,反之为欠年;进一步对该序列与大气环流的静力和动力物理量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它们在同样的周期振荡中有十分强烈的表现,尤其表现在与动力物理量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环流-降水-谷物”系统的存在,并揭示在短期气候振动(4-6年)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年际变率中的QBO长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裕国  余锦华  施能 《大气科学》2001,25(1):89-102
应用奇异谱分析(SSA)方法和奇异交叉谱分析(SCSA)方法,对全球及南北半球近100多年(1856~1997年)逐月地面气温距平序列中的准两年周期振荡(QBO)的长期演变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序列蕴含显著的QBO分量,它们与全球气候系统中其他各个子系统所隐含的QBO信号具有各种耦合对应关系,尤其突出地表现在Nino区海温和以SLP序列为代表的全球大气环流系统中QBO信号的耦合对应关系上。而平均气温的QBO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变率的阶段性,不但表现在振幅上,而且其位相亦很明显。上述特征在全球、两半球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