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5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47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617篇
综合类   553篇
自然地理   121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一种突出的经济现象,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较之国内其他城市,青岛的深水大港优势比较突出。突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加快构建港口产业群、修造船产业群、水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群、海洋精细化工产业群、滨海旅游产业群等五大临港产业群,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展临港产业群的过程中,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起规范、科学的海洋综合管理新模式,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注重发挥大企业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972.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密集部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构筑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对城市空间尺度“新基建”影响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关注有限,该文分析2011—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新基建”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特征,揭示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2011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取得快速发展,在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空间集聚;(2)城市“新基建”综合发展水平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下游应用层、中游技术层和上游基础层,推动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强化;(3)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效应在空间上主要凸显于东部沿海地区和核心城市群,影响程度在城市群发展梯队之间的空间异质性超过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空间异质性,第一梯队城市群正成为城市“新基建”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973.
本文概述了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背景、面临的形势与研究内容,回顾了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近年来在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创新实践成果,分析总结了该公司创新发展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并对其未来在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4.
《中国勘察设计》2015,(3):28-29
<正>2015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工程质量治理为主线,以建筑安全生产为底线,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夯实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基础,努力推动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75.
高新区北临太湖南岸、南靠京杭运河、西依湖州城区、东望南浔古镇,范围西起G50高速环渚连接线(含延伸),东至G50高速织里连接线,南起中兴大道,北至滨湖大道,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234个自然村,总人口57250人。  相似文献   
976.
近年来,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新业态大量涌现,产业融合日益加深。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20年出台的多份中央文件以及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出了明确要求。如何有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出了明确答案。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负责人就《通知》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77.
从产业异质性的角度,实证分析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对周边城市人口增长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产业结构对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极化和均衡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造业强化了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周边城市人口的增长,而服务业则弱化了溢出效应,对周边城市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2)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由于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较强的溢出效应,更容易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城市体系,而以服务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更倾向形成相对极化的区域城市体系;(3)产业结构与周边城市人口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即中心城市制造业或服务业占比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周边城市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978.
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链分工联系,分析城市电影网络结构,探究多维邻近性对城市间联系的影响及其城市主体差异。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电影网络呈现出以北京为主核心的轮辐式结构,而未表现出其它行业常见的“菱形结构”城市网络。(2)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时期,城市间产业链联系更多基于政策邻近和组织邻近,而非地理邻近。经济势差、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对城市间联系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多维邻近性对在电影生产活动中具备不同发展基础的城市间联系存在差异影响。政策邻近和组织邻近在发展基础强大的高连通度城市间联系中发挥显著正向影响。随着电影产业市场化深入,组织邻近和经济势差在高连通度城市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中、低连通度城市间联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组织邻近和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能够显著促进中、低连通度城市间联系,而政策邻近的正向影响显著性降低或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979.
通过2015—2019年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归纳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集聚现状特征,并在地理权重矩阵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各县域人均GDP的区域分异规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县域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的旅游集聚差异整体上呈现收敛态势;(2)人均GDP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空间集聚度大体呈现稳中有降,且逐渐向均衡态势发展;(3)县域间人均GDP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旅游集聚正向效应显著,是影响人均GDP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建议,有利于县域间旅游经济活动的合作与竞争,对于长城的保护与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0.
以经济地理学为研究视角,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中国电影企业本土并购网络的时空演进。结果表明:(1)电影企业并购双方在地理上呈现出向大城市协同集聚的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集聚程度不断增强,目标城市(州)的选择也逐渐增多;(2)电影企业并购双方在相互邻近的城市(州)间存在正向的关联互动,但相关水平整体较低,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城市与其周边城市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空间关联形态;(3)电影企业本土并购网络中的节点城市(州)等级差异明显,呈典型的“金字塔”状分布;(4)中国电影企业本土并购网络展现为“主干–次干–支线”的三元结构。基于此,中国电影企业本土并购网络应从强化电影企业空间联系、鼓励电影企业跨界并购、优化电影企业集聚效率等方面着手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