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很多地方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延长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一个地区的产业链能否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得以延长,不仅受到产业关联的影响,而且受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地理区位等静态比较优势的制约。在数理模型证明的基础上,以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为例,对上述理论判断加以验证,并分析了地方政府盲目打造产业链的根源。研究结论认为,延长产业链是有条件的,忽视自身静态比较优势,盲目延长产业链,不仅难以占领价值链高端,而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能产生误导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92.
王国起 《地球》2013,(7):28-29
正如今,地理信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预计2020将达到万亿元规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说。"地理信息产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数以亿计的手机、平  相似文献   
93.
《地理教学》2014,(19):64-64
今年随着国家出台风电上网电价,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明显提速,仅今年开工的项目就达156.6万千瓦。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上获悉,明年及以后开工的项目数将达355万千瓦,比今年的安装数翻倍还要多。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明年将冲击500万千瓦的目标。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已经投产38.9万千瓦,位居世界海上风电第五位。  相似文献   
94.
《西部资源》2014,(5):29-29
<正>日前,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工业园区管委会传来消息,随着区内企业大唐煤制天然气公司一期项目投产,区内下游深加工项目建设步伐提速。其中,年产2万吨粗酚、15万吨甲醇等加工项目已陆续试产成功,年加工能力45吨煤焦油一期项目预计于11月份投产试运;园区内大型CNG加气母站各项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并于近期准备投产试运;粉煤灰、渣的综合利用加气砖和水  相似文献   
95.
正上游一般是指单纯的传统测绘成果,也是所谓的4D产品(DLG,DEM,DRG,DOM),都是数据的初步加工产品。中游大多是基础软件和平台软件厂商,这个层面严格意义上是属于软件技术的范畴,基本与测绘技术关系不大。下游主打应用,涉及的行业最为广泛,其中包括到大众类的应用,例如,农业、林业、国土、交通、军事等,其应用五花八门、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96.
陈甲斌 《江苏地质》2006,30(4):314-320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铜资源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供需缺口较大,从而约束铜产业链协调发展,需要通过国际市场加以平衡。为了确保国民经济发展对铜产品的消费需要,保障铜资源长期稳定安全供应,进一步夯实铜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资源基础,研究制定我国铜资源战略已势在必行。在分析国内外铜资源利用现状、供需格局及经济发展对铜资源的消费需求等方面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铜资源的发展战略,并对我国铜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
GPS产业及服务在国内外风起云涌。上海作为国内率先进行GPS研究和应用的地区之一,已经具备扩展GPS综合应用,发展GPS产业的基础与能力。文章分析了上海市GPS资源状况和应用现状,探讨了上海市GPS综合应用的指导思想、应用方案及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8.
基于产业链的全球铜贸易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产业链视角研究铜贸易网络,构建了2017年铜矿石、粗铜、精炼铜、铜材和废杂铜5类含铜产品的全球贸易网络,对比产业链上各环节产品的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全面刻画铜资源的全球流动以及国家(地区)之间的铜贸易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 2001年以来,全球含铜产品贸易重量稳定增长,其中铜矿石贸易重量最大,精炼铜次之。② 5类含铜产品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社区发现算法可划分为4~8个组团,模块度在0.216~0.482之间。由于资源禀赋和工业体系发展程度不同,大部分国家(地区)在5类贸易网络中分属于不同的组团。③ 中国对铜资源的需求巨大,围绕着中国的需求产生的贸易关系在铜矿石、粗铜、精炼铜、废杂铜4类贸易网络中都构成第一大组团,分别包含47、102、120、135个国家(地区),表明中国在全球铜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反映了中国铜资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
基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视角,以粤北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发展区县(市)涂料化工产业为例,研究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下转移到生态发展区的污染性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在污染性产业环境管制和生态发展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双重政策规制下,韶关市涂料化工企业普遍面临改造升级或淘汰关闭的命运。文章从政府、园区和企业3个层次构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路径,强调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提出改革和完善生态政策规制体系,实施生态化激励机制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企业/园区行为并主动参与产业生态化实践,推动生态发展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朝隆  陈烈 《热带地理》2007,27(2):126-131
探讨了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指出构建区域产业链符合区域经济系统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思想和产业组织优化的要求,有利于建立区域之间及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区域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地域文化、产业技术、政策与制度、历史事件与机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强调区域产业链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应遵循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