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4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92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733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2632篇
海洋学   48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27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扬子地块东部与Cu-Au等金属成矿有关的燕山期侵入体岩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出:(ⅰ)扬子地块东部许多与金属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为埃达克质岩,它们可能主要由玄武质下地壳物质在增厚的条件下熔融形成,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可能为这些岩石的形成提供了热量;(ⅱ)高压(1.2~4.0 GPa)、高温(850~1150℃)的下地壳环境不仅有利于流体的产生,而且也有利于埃达克质岩浆的产生。形成于高压高温条件下的埃达克质岩浆不仅能够携带大量流体和Cu-Au等成矿金属物质,而且易于将这些物质带到地壳浅处,有利于Cu-Au等金属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92.
东南极格罗夫山主要由麻粒岩相高级变质岩和花岗岩类组成,其中变质岩以浅色和暗色含斜方辉石长英质片麻岩占主导地位,夹有少量镁铁质麻粒岩、变沉积岩和含方柱石钙硅酸盐岩。这些岩石一般都展示了平衡的矿物共生结构,但在镁铁质麻粒岩的单斜辉石中普遍发育斜方辉石(易变辉石)的出溶片晶。根据出溶辉石的重组分析获得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峰期温度约为850℃,而浅色片麻岩中的石榴子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石英组合给出的变质压力为0.61~0.67GPa。镁铁质麻粒岩中火成亚钙质普通辉石斑晶的保存表明格罗夫山地区可能只发育单一的泛非期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事件,岩石在高温变质之后经历了缓慢冷却过程,这主要归因于花岗质岩浆的板底垫托作用。  相似文献   
93.
苏皖地块构造演化、苏鲁造山带形成及其耦合的盆地发育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郯庐断裂带一度是古特提斯洋域中的转换断层,其东的苏皖地块和胶辽克拉通分别是曾经独立于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之外的构造单元。苏皖地块原属中朝构造域,因中元古代时苏鲁洋的张开而向南漂移,震旦纪起归入华南构造域。受北东东-近东西向的江南断裂和江绍断裂右行走滑活动控制,苏皖地块及怀玉地块在石炭纪末-三叠纪时脱离华南构造域,成为古特提斯洋域中的中间地块。中国东部地区东亚燕山期山系的形成受两个地球动力学系统制约:一是苏鲁洋的消减及闭合后苏皖地块与胶辽克拉通的碰撞,二是江南断裂和江绍断裂的先剪后压,苏皖地块与拼合了的扬子-华北克拉通间发生斜向会聚和剪切造山,怀玉地块仰冲超叠在苏皖地块上。分5个阶段(印支期消减,早-中侏罗世斜向会聚,晚侏罗-早白垩世消减,早白垩世碰撞和燕山造山带坍塌)叙述了中生代造山作用的表现和特点,探讨了与各阶段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类型和时空分布。因燕山造山带的坍塌而燕山运动构建的“盆”“山”关系解脱,中国东部第三纪的伸展盆地直接叠加在燕山造山带的坍塌裂谷上。  相似文献   
94.
这里着重从春防期高火险日数偏多、偏少年时的北半球500hPa环流场同期、前期环流异常及对影响气候趋势变化特征量的物理因子分析,通过相关计算,找出了影响春防期森林火险高火险日数环流特征量物理因子的前期变化,对春防期高火险日数进行预测进而做出春防期森林防火期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95.
本文探讨了利用乌兰多个树木年轮年表的信息,异地重建沱沱河冬季1—3月气温的途径和方法,重建了沱沱河800年气温序列,结果表明:重建的冬季气温序列的主要冷、暖期与已有成果基本吻合,13、15、17世纪的冷期以及14、16世纪的暖期是存在的,而17世纪的寒冷期持续时间最长,寒冷程度也最强。本文对重建的气温序列的阶段性、突变和周期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为青藏铁路工程沿线气候演变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96.
姚学华 《广西气象》2003,24(1):33-34,57
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钦州市春季低温阴雨结束期作模糊处理,用模糊数学方法选择预报因子,然后建立其多元回归模糊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97.
以概率统计和点阵排列的方法说明了确定水稻安全齐穗期的一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8.
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结合近几年来渤海湾盆地区深层地震勘探与解释的成果,重点论述了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燕山期构造变形样式总体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横向上总体可分为三个构造带,西部为向西逆冲的薄皮逆冲带,中部为冲断—走滑带,东部为厚皮褶皱—冲断带,主体由两期挤压方向皆为NW—SE向的褶皱—逆冲变形形成;并将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但是,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原型盆地有所变化,其空间上的差异是基底构造格局及其空间差异叠合的结果。综合其它研究结果还表明,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是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弧的挤压构造背景下,陆内壳下拆沉和壳内挤出逃逸构造的综合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
夏收期时间虽短,但正值台风(包括风暴,下同)活动频繁的七月。台风的多寡、强弱,直接影响到早稻的产量。影响风力>6级,可造成落粒,降低产量。日照时数少,可引起病虫害,谷粒发霉,降低质量。所以预报好夏收期天气,为领导起参谋作用,提高早稻产量和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长阴雨这一因子,对七月份阳江至惠来的台风活动情况以及日照情况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其相关关系,为长期预报提供一个参考依据。1定义本文所指的长阴雨的三种标准:A类:2至3月期间,最长一次低温阴雨(TDR)>IO天。B类:有倒春寒(3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0.
1广东前汛期暴雨的气候特性气象部门规定:日雨量50~99.gmm为暴雨,100~249.9mm为大暴雨,≥250mm为特大暴雨。田雨量≥50mm降雨日称为暴雨日。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其西北背靠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南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因而季风气候特征极其显著。在适当的大气流场和特定的地形地势配合下,形成暴雨的水汽、热力及动力条件告强于我国大陆其他沿海省份,故暴雨强度之大,季节之长,皆居全国前列。例如澄海市东溪口水库1979年6月11日5~6时间小时)的雨量为245.lmm;陆丰市白石门水库1977年5月30日24小时雨量为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