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452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759篇
海洋学   116篇
综合类   311篇
自然地理   2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力含油层系,自上而下共分五段10个油层组,主力油层组为长6层、长8层。可划分为东北部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域和西南部的水下沉积体系域,它们均由若干个三角洲沉积体系组成。沉积相类型划分为湖泊相、三角洲相、河流相以及冲积-洪积扇四大类,并进一步划分出8种亚相和lO种徽相。廷长组中、下段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为主要烃源岩。尤其是长7层;储层物性在纵向上廷长组上部优于下部,在平面上盆地东北部优于西南部。早白垩世为主要生排油时期,晚白垩世之后进入二次运移改造阶段。地层超压是石油二次运移的重要动力;叠置砂体及断裂构造是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沉积相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岩性圈闭是延长组油田主要圈闭类型,其他的还有构造-岩性圈闭、成岩圈闭等。有利生油岩发育区是控制油田分布的重要因素,延长组生烃中心的长轴NW-SE向延伸,在其东北及西南两侧石油聚集强度最大。大型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是石油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2.
53.
河南春季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特征及催化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个降水个例的模拟计算,归类分析指出:不同类型层状云降水微物理过程各有特点,普通存在“播种 ̄供应 ̄机制;我省春季层状云含水量丰富,但自然冰晶不足,人工催化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4.
人类活动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温影响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高远  肖建成 《热带地理》1997,17(4):378-384
本文广泛参阅了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综合论述分析了几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源、汇及其浓度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其增暖潜力,温室效应的强度和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提出人类为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必须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55.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四低”资源的发行和利用上,即应在深度开发上下功夫。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的数量与分布,探讨了其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6.
汪缉安  李雨梁 《地质科学》1996,31(4):416-428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由于油源母质特性原因和适于生油的空间相对局限,总体上看,天然气的潜力大于石油。生油岩与地温条件在空间上的配置适当决定了珠三盆地油气资源的良好前景。较高的地温与古地温环境是莺琼盆地成为南海北部大陆架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较高的地温不仅使盆地中西部上第三系烃源岩能够广泛生气,也是本区有巨大远景的深成高压气(盆地中、西部)与浅成生化成因气的形成与富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7.
中国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铁矿主要分为七大类型时常同积变质型磁铁-赤铁矿床,基性侵入体岩型钡钛磁铁矿床,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火山岩型磁铁-赤铁矿床,沉积型赤铁-菱铁矿床,多因复合-迭加型磁铁-赤铁矿床,风化淋滤褐铁-赤铁矿床。  相似文献   
58.
南秦岭沉积岩型金矿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复新 《西北地质》1997,18(3):64-69
南秦岭沉积岩区广泛分布于商丹缝合带与勉略缝合带间的秦岭地块中,并以上古生界泥盆系最为发育。该含矿与岩矿建造中产出多种类型的浸染状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根据各金矿类型地质特征、岩矿与含矿岩系组成、所在区地质背景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9.
据初步统计,自1992年至1996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发表论文900余篇(中文),本文试图应用文献计量和主题分析等方法,剖析这些论文的分布结构和主题特色,对于认识我校1992 ̄1996年科学研究成果和不来科研潜力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论文发表中所存在的数量较少,质量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0.
运用GIS系统对江西省东北部“金三角”区进行资源潜力预测,共圈定Ⅰ级区7个、Ⅱ级区9个。优选其中2个区进行预查及工程验证,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