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62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菲律宾蛤仔壳体和湿重生长率及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3组不同年龄段菲律宾蛤仔进行了为期1 a的养殖观测试验,定期观测贝壳的宽度、高度、厚度和湿重,构建了菲律宾壳体生长曲线.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壳体生长率曲线在5月中旬和10月底出现峰值,即春季和秋季快速生长期;个体湿重生长率也出现春、秋快速生长期,其峰值长于或滞后于贝壳生长率的峰值;菲律宾蛤仔壳体和湿重的生长与环境温度、贝壳年龄、繁殖活动和饵料供应密切相关,春-夏季(水温17~22 ℃)为壳体在研究海域生长的最适宜季节.  相似文献   
82.
83.
河蟹大眼幼体及Ⅰ期仔蟹变态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和定 《海洋科学》2000,24(8):18-20
近年来从春节前后早繁的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 (简称河蟹 )蟹苗到6月份的后期蟹苗 ,在大眼幼体培育成Ⅱ期仔蟹的过程中 ,均出现大批死亡现象。Ⅰ期仔蟹大量上滩死亡 ,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也给正常的养蟹生产带来了混乱 ,养殖大棚、池塘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养殖计划无法实施 ,经济损失巨大。国内对其研究有过一些报道 ,但均为单、双因子试验的结果[1 ,3]。作者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 ,比较了苗种质量、培育盐度、池水透明度、饵料品种4因子3水平下各因子对M~C2 变态成活率的影响 ,借以找出影响M~…  相似文献   
84.
中国对虾仔虾对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观察在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钾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体长增长率及仔虾体内含磷量的影响,探索了仔虾对磷的需要量。研究表明,添加磷酸二氢钾使饲料中磷含量为1.16%~1.37%时,仔虾的体长增长率最佳。饲料中磷含量在0.71%~1.82%的范围内,对仔虾的存活率、体内的磷含量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环境因子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董波  薛钦昭  李军 《海洋与湖沼》2000,31(6):636-642
于 1 998年 1— 6月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方法对采自胶州湾潮间带的菲律宾蛤仔 (以下简称蛤仔 )进行摄食率、清滤率和吸收率的测定。结果表明 :(1 )蛤仔摄食率和清滤率随着个体体重的增加而增大 ,而单位重量的摄食率和清滤率随个体体重的增加而减小 ,它们之间呈幂函数关系。 (2 )底质对蛤仔摄食生理影响的实验表明 :铺砂可以显著地提高蛤仔的摄食生理指标。 (3)在一定的饵料浓度范围内 ,摄食率和清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呈幂函数关系。当饵料浓度达到一定值后 ,清滤率迅速下降 ,而摄食率只略微有所下降 ,基本上保持平稳不变。这说明蛤仔可以通过调节清滤率来稳定摄食率。 (4)蛤仔吸收率和饵料浓度及个体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5)水温 1 5℃ ,投喂小球藻的条件下 ,实验结果显示蛤仔 [壳长 (3.53± 0 .0 2 )cm、软体部干重 (0 .41± 0 .0 2 )g]产生假粪的阈值为2 .1 6mgPOM /L。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胶州湾养殖水域和自然水域的底栖动物生态状况,尤其是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对胶州湾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内外选取六个典型站位,于2011年4月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采样,分析比较了养殖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77种,其平均丰度为1154.4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69.33 g.wwt/m~2。研究结果表明的养殖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差别较大。根据CLUSTER聚类结果,可以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为3个站群。与历史数据相比,本研究6个站位中自然水域的站位丰度、生物量降低,而养殖水域内的站位丰度、生物量较高。菲律宾蛤仔养殖活动压力已造成胶州湾养殖区域及其邻近自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发生了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87.
金钱鱼早期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重要海水经济鱼类。文章对金钱鱼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和胚后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对其仔、稚鱼饵料摄食情况作了初步观测。结果显示,在海水温度27.0~28.5℃、盐度26‰、pH为8.10~8.25的条件下,金钱鱼受精卵历时21h 30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膜。刚破膜仔鱼全长1.60±0.04mm,4h后全长1.79±0.04mm;卵黄囊椭圆球形,长径0.63±0.03mm,短径0.38±0.02mm。在水温28.0~29.0℃、盐度22‰~26‰海水中,1日龄仔鱼全长2.23±0.05mm,体高0.47±0.02mm,卵黄囊明显吸收;5日龄仔鱼全长2.85±0.07mm,卵黄囊和油球吸收完毕,仔鱼口裂0.17~0.18mm,开始摄取粒径0.10~0.12mm的轮虫幼体;9日龄仔鱼全长3.25±0.04mm,腹鳍鳍棘原基形成,胃肠充满饵料食物,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仔鱼群体完全进入异养生长阶段;15日龄仔鱼全长3.72±0.03mm,腹鳍伸展,出现一对雏形鳍棘,仔鱼活力极强,可轻易摄食0.12~0.18mm的轮虫和桡足类幼体;32日龄的稚鱼尾部细小黑色素粒密集,体侧出现4条褐色横纹,背鳍、臀鳍和腹鳍鳍棘及鳍条基本发育完整,颅骨后下方两侧长出一对三叶状特异形骨结节突起,口裂约0.50mm,主食桡足类和硅藻,并能够摄食少量软性配合饲料。本研究可为金钱鱼繁育生产和早期形态鉴别提供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Manila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was monthly sampled from its benthic aquaculture area in Jiaozhou Bay from May 2009 to June 2010.The annual variations of major elemental composition,organic content,fatness and element ratio of Manila clam were examined.The element removal effect of clam farming in Jiaozhou Bay was analyzed based on natural mortality and clam harves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trend of carbon content in shell (Cshell) was similar to that in clam (Cclam).Such a variation was higher in summer and autumn than in other seasons,which ranged from 9.10±0.13 to 10.38 ± 0.09 mmol g^-1 and from 11.28 ±0.29 to 12.36±0.06 mmol g 1,respectively.Carbon content of flesh (Cflnesh) showed an opposite variation trend to that of shell in most months,varying from 29.42 ± 0.05 to 33.64 ± 0.62 mmol g^-1.Nitrogen content of shell (Nshell) and flesh (Nflesh) changed seasonally,which was relatively low in spring and summer.Nshell and Nflesh varied from 0.07 ±0.009 to 0.14±0.009 mmol g^-1 and from 5.46 ± 0.12 to 7.39 ± 0.43 mmol g^-1,respectively.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clam ranged from 0.50 ± 0.003 to 0.76 ± 0.10 mmol g^-1 with a falling tend except for a high value in March 2010.Phosphorus content of clam (Nclam) fluctuated largely,while phosphorus content of shell (Pshell) was less varied than that of flesh (Pflesh).Pshell varied from 0.006±0.001 to 0.016±0.001 mmol g^-1; while Pflesh fluctuated between 0.058±0.017 and 0.293±0.029mmolg^-1.Pclam ranged from 0.015±0.002 to 0.041 ±0.006mmolg^-1.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 were slightly affected by shell length,width or height.Elemental content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production cycle.The removal amounts of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clam harvest and natural death in Jiaozhou Bay were 2.92× 10^4t,1420t and 145 t,respectively.The nutrient removal may aid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the main causes of eutrophication,and to maintain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J  相似文献   
89.
菲律宾蛤仔不同品系斑马蛤的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菲律宾蛤仔中的斑马蛤、黑斑马、白斑马三品系进行混合选择,测量了各实验组的壳长,计算了不同品系斑马蛤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上选组壳长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单向上选是行之有效的遗传改良方法。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斑马蛤品系的选择反应(R)和现实遗传力(2Rh)出现阶段性变化,从平均水平上看,R在幼虫期为0.688±0.184,稚贝期为0.605±0.214,养成期为0.670±0.120;2Rh在幼虫期为0.392±0.081,稚贝期为0.344±088,养成期为0.380±0.058。从一周年的生长情况来看,三个品系总的R为0.654±0.179,斑马蛤、黑斑马蛤和白斑马蛤品系的R分别为0.655±0.155、0.525±0.116、0.782±0.170;三个品系总的2Rh为0.373±0.070,斑马蛤、黑斑马蛤和白斑马蛤品系的2Rh分别为0.372±0.042、0.300±0.028、0.445±0.031。不同品系间R和2Rh次序为白斑马斑马蛤黑斑马,说明各斑马蛤品系的选择效果是不同的,品系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0.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是一类在细胞解毒和抗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超家族酶系。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菲律宾蛤仔中克隆获得Rho型GST和微粒体型GST基因的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VpGSTR和VpGSTMi)。序列分析显示,VpGSTR和VpGSTMi的cDNA全长分别为942bp和661bp,编码234和149个氨基酸。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GSTR与GSTMi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其分类所处的位置一致。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VpGSTR和VpGSTMi广泛分布于所检测组织中,且在肝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鳗弧菌侵染后,VpGSTR和VpGSTMi基因表达量在24h内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VpGSTR和VpGSTMi可能在菲律宾蛤仔抵御细菌侵染导致的氧化应激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