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1篇
  免费   2088篇
  国内免费   2541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10561篇
海洋学   530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698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655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长武地区延长组78、油组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5种类型,各种类型砂体的成因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补给量之间变化关系的影响。在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可容纳空间/沉积物补给量的比值对砂体成因特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小于l时,以截削式河道砂体为主;大于1时,则为完整式河道砂岩。在基准面下降过程中,可容纳空间/沉积物补给量小于l时,以孤立式河口坝砂体为主;大于1时,则以远砂坝砂体为主;在水下坡折带沉积区,则为复合式坝砂体。基准面升降过程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规律性变化,影响着不同成因的砂体类型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92.
为推动城市边缘地带的前沿课题和应用研究,并探讨中国和国际上的经验和知识,2007年9月23日,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德国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德景观规划高层论坛"在  相似文献   
993.
西藏羌南坳陷中侏罗统夏里组硅化木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建清  杨平  陈文斌  陈文西  付修根 《地质通报》2007,26(12):1692-1696
首次在羌南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硅化木化石,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地层定为中侏罗统夏里组,硅化木初步定为南洋杉。同时,孢粉组合的特征反映出该区中侏罗世具干旱古气候特点。结合前人晚三叠世硅化木的发现,对羌塘盆地的性质及演化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4.
山东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庄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分析是在三级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和气候旋回单元的识别和解剖,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的基本构型。气候旋回包含了从干旱枯水期到潮湿湖泛期的完整过程,沉积响应为受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等因素控制的多种方式叠置的湖底扇和前积体等,多期气候旋回叠合构成了湖泊层序的基本面貌。通过气候旋回的识别,可以对不同级别层序间的包含关系,以及高精度层序的内部构成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5.
东营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对成岩规律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营凹陷古近系发育了沙四段底界面(T7)、沙四段与沙三段分界面(T’6)及沙二下亚段顶界面(T’2)等3个二级层序界面。根据对储集层成岩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原有的埋藏成岩作用序列不仅受深度的影响,而且受此层序地层所控制,在层序界面附近和层序体内部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据此确定了层序界面附近发育的淋滤、溶解成岩相带和层序体内部发育的黏土矿物转换和化学胶结成岩相带。认识到层序界面通常是流体运移的通道,影响界面上下低水位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内储集层的成岩相展布,对改善储集层储集性能有利;层序体内部储集层成岩差异性明显,储集性往往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996.
The four-dimensional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4D-EOF), which in reality is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EOF (3D-EOF) and extended EOF (EEOF),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o test the ability of numerical model to simulate climate and its change. The 4D-E0F analysis is able to reveal not only the horizontal characteristic pattern of analyzed variable, and its corresponding annu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but also the vert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ethod suggested is then used to analyze the monthly mean 100-, 500-, 70G-, and 10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s (4941 grids and grid spacing 60 km) and their anomaly fields in 1989-1998 simulated by the MM5V3 from the RMIP (Regional 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for East Asia)-II, as well as their counterparts (used as the observed fields) from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set in the same period. The ability of MM5V3 in simulating East Asian climate and its change is tested by comparing the 4D-EOF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datasets. The comparativ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pattern of the first eigenvector of the observed monthly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s and its vertical equivalent barotropic feature were well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s of the first two eigenvectors of the observed monthly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fields were also successful for their horizontal abnormal distributions and significant equivalent barotropic features in the vertical were well reproduced; and furthermore, the 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variation with height, the annu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monthly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anomaly fields were also well reflected in the simulation. Therefore, the 4D-EOF is able to comprehensively test numerical model's ability of simulating the climate and its change, and the simulation ability of MM5V3 for the climate and its change in East Asia in the 1990s was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97.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今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第二年。如何把国务院《决定》贯彻好、落实好,为国家多找大矿、多找好矿。李元副部长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指出(第32页),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全面提高地质工作水平,重中之重是早日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当前重点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按照地质勘查规划统筹部署公益性地质工作。公益性地质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要以国家需求为中心,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一批重大地质调查项目,加强成果集成和转化,提升公益性服务水平,为商业性地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二是搞好地质调查成果与基金项目的衔接。三是依靠科技提升地质工作生产力。科技是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高地质调查程度和服务质量的根本。要重点开展成矿理论及找矿新技术、新方法和示范性研究,为实现重点成矿区带地质找矿突破提供支撑。今年是实施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第二年。召开这次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决定》,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部党组对地质工作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对加强地质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下面,我受孙文盛部长的委托,再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998.
临清坳陷某区块缺少岩心、薄片、录井及常规测井资料。为了研究其目的层山西组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指导非常规天然气的高效开发。通过利用较少的录井岩性统计资料,结合地震物探方法,分析地震剖面特征、优选地震均方根振幅及相对波阻抗属性,确定该区目的层沉积相。通过上述地震属性研究的物探方法,确定山西组储层为河控浅水三角洲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及局限台地沉积微相。其中三角洲相是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分流河道是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999.
涟源凹陷泥盆纪佘田桥组为台盆相间的海相沉积,盆地相为有利的页岩气富集区。目前对台盆相研究多依靠地质露头和少量测井资料,对台盆相地震相特征研究较少,从而制约着本区页岩气勘探进展。本文基于新采集的二维地震资料,从湘新地3井钻井岩心资料和测录井资料入手,通过对该井主要目的层的合成记录标定、目的层反射轴响应特征分析等工作,开展佘田桥组沉积相序划分及地震相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泥盆纪佘田桥组台地相地震反射特征为不连续弱振幅杂乱-亚平行结构,盆地相地震反射特征为连续强振幅平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相特征开展佘田桥组有利相区平面预测,明确了佘田桥组盆地相分布范围,为佘田桥组页岩气勘探提供部署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班戈县久朗仓地区新发现中生代珊瑚化石23个属种和层孔虫化石5个属。这些化石表明其所在地层的时代为晚侏罗世,因此不属于中泥盆统—下石炭统查果罗玛组和中二叠统下拉组。根据沉积特征与古生物特点,本次主要研究的地层应对比至侏罗系上统吐卡日组,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上段夹碎屑岩,表明本套地层处于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台地环境,其中生物礁的发现表明吐卡日组也是措勤盆地一个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