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51.
云南安宁地区晚侏罗世含盐岩系的主要特点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君  朱井泉 《岩石学报》1993,9(1):94-104,T001
  相似文献   
52.
对拉萨地区叶巴组时代归属的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3.
54.
阴家润  史晓疑 《地球科学》1994,19(6):795-805
古生代末形成的联合古陆于中生代早期在其东部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线再次分裂,形成了古陆东端新的特提斯洋;而在古陆西端的中部,大约是在中侏罗世的阿连期或早巴柔期,介于南美和北美大陆之间的中央大西洋扩表海形式出现,构成了连接东太平洋和西特提斯洋生物群相互交流的海路通道。其水体的深以及生物群的交流明显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制约。这在中侏罗世东太平洋安第斯生物区特有的生物群沿这条海路向特提斯扩散的幅度和范围上  相似文献   
55.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岩极为发育,而有无中生代早期火山岩,则向无定论。本文在确认浙东南松阳毛弄煤矿一带煤系沉积下部火山岩属中生界毛弄组的基础上,测得其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80±4Ma,首次证明浙江存在早一中侏罗世火山岩,同时表明浙东南尚没有确切的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火山岩活动记录,而且也缺失晚侏罗世和大部分中侏罗世地层。  相似文献   
56.
东南大陆边缘早侏罗世火成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东南大陆边缘早侏罗世火成岩主要呈双峰式火山岩、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及A型花岗岩等形态产出。本文运用岩石学探针技术,通过早侏罗世火成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并与晚中生代火成岩作对比,提出早侏罗世火成岩的形成与南岭东段近EW向张性断裂活动有关,标志着印支挤压造山的结束;之后东南大陆进入晚中生代NE向活动大陆边缘俯冲造山阶段,经历了挤压造山—剪切拉张过程,并在晚白垩世末期进入又一轮后造山拉张裂解阶段,即中生代时东南大陆边缘经历了早中生代(三叠纪—早侏罗世)和晚中生代(中侏罗世—晚白垩世)两期造山事件,其中早侏罗世的区域拉张作用是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前奏,构造域转换可能始于中侏罗世(165Ma)。  相似文献   
57.
孔子鸟(Confuciusornis)是最早具有角质喙及尾综骨的原始鸟类化石,同时兼具明显原始和显著进步的特征,在研究鸟类的早期演化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孔子鸟头骨为典型的原始双孔类型,其角质喙与其它鸟类的角质喙是在进化过程中分别独立获得的。孔子鸟具有肋骨钩状突,这很可能代表着一种原始性状。孔子鸟飞羽发达,但未发育小翼羽。孔子鸟与长城鸟(Changchengornis)构成一组姊妹群,反鸟类(Enantiornithes)与今鸟类(Ornithurae)变构成一组姊妹群,这两类群又互为姊妹群关系。在孔子鸟已命名的4个种中,川州种(C.chuanzhous)和孙氏种(C.sunae)是圣贤种(C.sanctus)的晚出同物异名,应予以废弃。孔子鸟主要适应陆地生活,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并能够从地面起飞。目前关于孔子鸟的地质时代仍存在着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争,但大多数动物化石都证实了孔子鸟层为晚侏罗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8.
宁芜向山式硫铁矿地质及矿床成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芜具有高地热场的火山断陷盆地 ,形成于晚侏罗世 ,消亡于晚白垩世。该盆地火山活动形成的龙王山、大王山、姑山和娘娘山 4个喷发旋回 ,堆积了厚约 2 5 0 0m的陆相中基性酸性碱性火山岩系 ,在晚侏罗世沉积了硬石膏、硫铁矿层。硫铁矿在沉积特征上具有热水沉积的由稀粗转为细密的条纹—条带状构造及喷发角砾岩和硅质岩特征。电子探针所测之黄铁矿中铁的平均含量 4 5 .85 % ,硫的平均含量 5 3 .5 9% ,具有富S特征 ;稀土元素总量平均 2 .2 0× 10 -6 ~ 17.3 9× 10 -6 ,平均为 7.2 9× 10 -6 ,具有明显的负铈异常 (δCe:0 .4 9~ 0 .93 )。硫同位素组成δ34 S常见值为 10‰~ 2 3‰ ,以富重硫为特征。通过对硅质岩、硬石膏岩等常量与微量、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来看 ,均表现出热水沉积的特点 ,热水沉积在向山式高品位优质硫铁矿矿床形成过程中 ,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9.
辽西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通过对辽西阜新地区中侏罗世蓝旗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燕山地区存在着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这些高Sr低Y型火山岩为高铝高钠低镁(Al2O3>15%,Na2O≥3.37%,MgO≤1.33%,Mg#≤0.35)的安山岩-英安岩,高Sr(≥541μg/g)低Y、Yb(Y≤19μg/g,Yb≤1.35μg/g)含量及高Sr/Y(≥40)比值,强烈的稀土元素分馏((La/Yb)N>17,(No/Yb)N>1.2)),Eu异常不明显(0.82~0.96),高场强元素(如Nb、Ta)相对亏损。这些特征与太古代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岩套相似。我们认为这些火山岩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其形成可能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辽西中侏罗世蓝旗组高Sr低Y型火山岩对探讨燕山造山带岩浆起源及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