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503篇
地质学   500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55篇
自然地理   5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总结和分析了大地电磁场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Zhdanov等对偏移电磁场的研究和成像技术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的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技术 ,使差分方程精度和成像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将前人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的模型试验研究推进到适用于复杂地电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解释的阶段 ,并通过松辽盆地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偏移成像处理和解释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2.
射线追踪的微变网格方法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一种适用于叠前数据速度分析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快速射线追踪方法──微变网格法;该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计算速度极快,可适用于当前计算条件下的地球介质速度反演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三维叠后差分偏移的因子分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三维叠后偏移的一步差分方法,称为因子分解法.差分格式是二阶精度的隐式格式,求解方法与通常一步差分偏移不同,不采用分步法交替求解。x-y方向的二维问题,而是采用因子分解法,将求解的差分方程分解为向前因子和向后因子,从而在一次扫描中同时完成x-y方向的正递归和反递归.为了抑制边界反射,采用了吸收边界条件,给出了理论合成记录和实际记录的偏移结果,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4.
在偏移问题中引入吸收边界条件,既可以消除由人工边界激发的虚假反射,从而提高剖面质量。又可以减少计算工作量.本文讨论了三维吸收边界条件方程,提出了求解具有吸收边界条件的三维波动方程偏移定解问题的分解与拟合方法。理论分析与合成记录及野外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为一有效的三维吸收边界深度偏移方法。  相似文献   
105.
CT球管耙偏移是较为少见的,本文以GE sytec 2000i为例,详细描述了由此引起的扫描停止,机器伪影等现象及分析、处理过程,并通过与管衰老相比较。进一步述了两者的共同点及在图像质量,管电流稳定性,检测过程等方面的区别,最后总结出一套检测与判断耙心偏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刘军 《地下水》1992,14(1):26-27
供水管井施工中,钻孔垂直度直接影响成井质量,是钻井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参照常用的钻孔测斜方法,在冲击钻施工实践工作中摸索出利用钻头钢丝绳进行测斜的简易方法,对防止井筒偏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法在探地雷达图象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世坤 《地球科学》1993,18(3):303-309
  相似文献   
108.
可用于复杂地质体的波动方程基准面技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陈树文  刘洪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3):365-369,T001
提出改进的波动方程基准面方法,用于解决地表一致性问题,通过基准面的下移,可以使深部的信号增强,变多值走时为单值走时,从根本上消除了上覆层速度横向不均匀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复杂地质体成像问题。作者从原理上对上述观点给予了证明,而且给出利用波动方程基准面有限差分法做的实例--大庆油田“陆相断隐模型”。  相似文献   
109.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地震勘探成像处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性能大规模并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计算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有了很大进步。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庞大的数据规模与海量计算对计算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系统是我国目前峰值速度最快的商用超级计算机系统,无论是硬件平台建设还是应用软件的配置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基于该系统设计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炮域)PSDM软件,采用动态负载平衡并行计算模式,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0.
共反射面叠加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共反射面叠加方法运用3个地震波场参数来描述地下反射面元时距关系,不对地下反射界面形状做任何假设,并且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反射波成像方法。共反射面叠加利用了邻近多个共反射点道集的相似性,提高了资料的覆盖次数,从而压制了随机噪声,增强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大幅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通过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