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263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22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固体潮时频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作了介绍。采用Huang.Hilbert Transformation方法分析了固体潮数据,即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复杂信号分解成有限个本征模态函数之和,求取三维时频空间的Hilbert谱。仿真实验和重力固体潮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调频调幅信号特征的提取。  相似文献   
62.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9408号台风异常路径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环境引导流、准均匀流和偶极子流的共同作用对移向突变和移速突变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3.
印度洋偶极子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赤道印度洋SST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偶极子型振荡的存在,它在9-11月较强而在1-4月较弱。若以海温西高东低为偶极子振荡正位相,以海温东高西低为负位相,则一般是正位相时振荡要强于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也存在年际(主要周期为4-5年)和年代际(主要周期为25-30年)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印度洋偶极子对亚洲季风活动有明显影响,因为亚洲地区对流层低层的风场,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都与印度洋偶极子有关。另外,印度洋偶极子还对北美和南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和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流有影响。  相似文献   
64.
65.
中国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嘉峪关光化楼为依托,对光化楼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光化楼主要残损变形。采用ANSYS软件建立考虑光化楼残损变形的三维有限元精细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与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化楼主要残损变形为油饰脱落、墙体剥蚀开裂、柱偏移等,极个别柱产生较大偏移;光化楼刚度相对稳定,前20阶振型自振频率均在10Hz以内;光化楼动力放大系数与层间位移角均较小,仍具有良好的抗震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66.
一个灵活的海洋——大气耦合环流模式   总被引:33,自引:13,他引:20  
Based o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1(CSM-1), a Flexible 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version 0 (FGCM-0) i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replacing CSM-1's oceanic component model with IAP L30T63 global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nd some necessary modifications of the other component models. After the coupled model FGCM--0 is spun up for dozens of years, it has been run for 60 years without flux correction. The model does not only show the reasonable long-term mean climatology, but also reproduce a lot of feature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climate, e.g. the ENSO-like event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and the dipole mode pattern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Comparing FGCM-0 with the NCAR CSM-1, some common features are found, e.g. the overestimation of sea ice in the North Pacific and the simulated double ITCZ etc.The further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y may be attributed to errors in the atmospheric model.  相似文献   
67.
大地形上空偶极子东移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a quasi-geostrophic barotropic model on the β-plane with a topography term, 16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an integration period of 6 day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and 500 kin-scale vortices originating from the western part ora large-scale topography is investiga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oving speed and dire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interaction may be a factor in causing an abnormal tropical cyclone track.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large-scale top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unusual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相似文献   
68.
ENSO对印度洋偶极子与中国秋季降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利用1950--1999年Hadley中心全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通过讨论印度洋偶极子(IOD)独立发生时及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中国秋季降水的差异,研究了ENSO对IOD与中国秋季降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IOD发生时,其正位相年使得中国西南地区和黄河流域的秋季降水出现正异常,而当IOD与ENSO伴随出现时,IOD正位相年和E1Nino使得中国西南地区秋季降水正异常区域维持并向东扩展,还使得黄河流域秋季降水转为负异常。此外分析了ENSO改变IOD与中国秋季降水关系的环流成因。  相似文献   
69.
工作状态下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是桥梁损伤识别的重要环节,考虑桥梁检测的实用性,桥梁检测一般应建立在环境激励的基础上,已有的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对模态频率的识别的精度较高,而对位移模态的识别则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利用移动质量块在不同位置时对桥梁的模态频率进行多次测量,用各次测得的频率值确定位移模态的新方法,使得位移模态识别的精度接近频率识别的精度,建立了该方法的初步模型,推导了频率与位移模态关系的理论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0.
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通  贺磊 《世界地震工程》2007,23(1):134-140
在建立非线形粘滞阻尼器消能结构性能曲线的基础上,建议了依据减震性能目标确定阻尼器参数的概略设计方法。提出了多自由度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结构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议了适用于多自由度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结构地震反应预测的模态叠加法,方法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吻合良好。为使各层阻尼器参数更好地满足减震性能要求,提出了将概略设计得到的层阻尼器参数依据减振性能目标进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