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21.
恒星形成区是研究恒星形成物理过程最重要的天体物理实验室. 猎户座分子云团是研究各种质量恒星形成和相关年轻恒星性质的一个著名天区. 通过对恒星形成区的光学光谱分析, 可以获取其内部热电离气体的运动学和化学性质. 基于国家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观测数据, 从LAMOST I期光谱巡天数据中筛选出8个指向猎户座分子云团的观测面板, 获取了1300多条针对猎户座分子云团内弥散电离介质的有效光谱. 选取不受星际介质污染的背景天光光谱构建超级天光, 对这些光谱数据做减天光处理, 并进一步测量其发射线性质,包括Ha、N Ⅱ] λ 6584、[S Ⅱ]λλ 6717和6731等发射线的中心波长和积分流量等.最后给出猎户座分子云团内弥散电离介质的视向速度和线强度比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2.
It was adopt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Gas-Flow Heating/Freezing System, Laser-Raman Spectroscopy, etc. are the multimedia techniques for analysing fluid inclusions of quartz veins in Budate Group, Hailar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 are small ( 1~5μm) monophase, two-phase (liquid vapour) aqueous inclusions; the two-phase aqueous inclusions homogcniese to the liquid phase between 120 ~ 180℃, two dominant types for oil inclusions were determined in quartz veins: ① the primary inclusions, almostly gas, measurement by Laser-Raman Spectroscopy show that both gas phase are enriched in CH4 (94.50%~99.25% ) and C6H6 (0.75%~2.7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inclusions may have come from juvenile fliud followingly the quartz veins formation. While the quartz veins exhibiting different striking luminescence has been proved by cathodoluminescence,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come from the deep magmas and strata. ② aqueous, liquid and two-phase (liquid vapour) oil inclusions, belong to secondary hydrocarbon inclusions. The oil inclusions of this stage represent mainly the large scale of oil accumulation, located within the quartz microfracture.  相似文献   
23.
This review considers the observations of hot, hydrogen-rich white dwarf star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surface gravity and composition. Spectroscopic data from a variety of wavelength ranges are required for this work and, in particular,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from optical, ultraviolet and extreme ultraviolet studies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values of Tefr and log g determined for an individual white dwarf, estimates of mass and radius might be derived from the theoretical mass-radius relation. The issue of the accuracy of the theoretical mass-radius calculat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making empirical tests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24.
月球反射光谱学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昀昭 《地学前缘》2014,21(6):74-87
随着我国探月工程稳步开展以及未来深空探测需求,反射光谱学研究在我国重新受到重视。文中简要介绍了月球反射光谱学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并以“嫦娥三号”着陆场所在的雨海地区为例展示反射光谱学的部分应用。与背面斜长岩高地相对单调的光谱特征不同,雨海周边高地展示了多样性的吸收特征,岩石类型以苏长岩质岩石为主,橄榄石、辉石、尖晶石等矿物都有分布。月球上最古老的和最年轻的玄武岩在雨海盆地也都有分布。古老的中、低钛玄武岩以易变辉石为主兼有少量低钙普通辉石,年轻的高钛玄武岩富含橄榄石。雨海乃至整个风暴洋地区玄武岩较之其他月海玄武岩贫Ca。雨海地区的元素、矿物组成以及玄武岩时代都具多样性,该区是研究月球热演化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25.
结合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对市面上一种产自马氏贝的银灰色海水养殖珍珠进行了测试,并与白色马氏贝珍珠进行对比以研究其致色机理。红外测试结果表明,2种样品的珍珠质层中由[CO_3]~(2-)面外弯曲振动引起的吸收峰均存在明显蓝移现象明显;拉曼光谱显示银灰色样品中无类胡萝卜素或其它多烯化合物色素中由C=C和C-C伸缩振动引起的特征吸收峰;UV-VIS图谱显示银灰色珍珠在可见光区域存在475~555 nm的吸收谷,未见金属卟啉类色素吸收峰;LA-ICP-MS测试结果表明银灰色珍珠样品中Mg、Mn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而Pb元素含量较低,结合光谱学测试结果,认为微量金属元素通过与蛋白质络合改变珍珠层微观结构是银灰色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1Introduction Antarctica is often viewed as one of earth s lastgreat frontiers. Low temperature, high gradients insalinity, and strong ultraviolet radiation combinedwith lowlight conditions provide inhospitable condi-tions for life. Surviving in these ext…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利用低温原位拉曼技术,对CaCl2-H2O体系和MgCl2-H2O体系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盐浓度不同的溶液而言,可采用不同的冷冻方式有效采集低温拉曼光谱;通过系统采集不同温度下的拉曼光谱,可以直接准确地测定包裹体中流体的成分和低温相变过程。人工合成包裹体原位低温拉曼光谱的研究,为将该技术应用于天然包裹体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预见,该技术必将在流体包裹体研究领域发挥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以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以反射率为997%左右的平凹镜组成的稳定光学谐振腔作吸收池,构建起一套腔增强吸收光谱(CEAS)系统;以二氧化碳气体(CO2)、一氧化碳气体(CO)、甲烷气体(CH4)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样品,利用分子在近红外波段的特征吸收,研究了在近红外波段用CEAS技术探测CO、CO2、CH4 等气体的可行性;同时也对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CEAS系统中激光器的波长定标、谐振腔(吸收池)的透射特征等做了研究,获得了CO、CO2、CH4以及CO和CO2 混合气体的特征吸收谱,最后对CEAS技术在定量测量方面的能力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EAS技术的探测灵敏度可达5687×10-7cm-1,是一种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定量吸收光谱技术.  相似文献   
29.
《岩矿测试》2011,(1):122
为促进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学术交流,展示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推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定于2011年第4季度召开"第九届全国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报告会"(地点待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中国光谱学会主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30.
龙梅  裴世桥 《岩矿测试》2005,24(1):26-30
使用一组不同岩石矿物性质的25个地质样品,研究了地质样品中二氧化碳含量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关系。利用多重散射光校正、标准正常变量转换及导数光谱等化学计量统计学方法,预处理了漫反射光谱数据,获得了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的多变量校正方法,建立了应用近红外(NIR)反射光谱学方法无损快速测定各种地质样品中二氧化碳模型。从光谱特性方面解释了大多数进入多变量校正模型的波长与碳酸盐矿物的CO2-3基团光谱吸收有关。NIR估算结果表明,应用二氧化碳校正模型来定量分析地质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