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377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实验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0.5×107和1.0×107/g枯草芽孢杆菌,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分别添加0(对照)、0.3%和0.6%的壳寡糖,配制出9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 d的实验,探讨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和壳寡糖的添加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下,饲料中添加0.3%和0.6%的壳寡糖显著提高了大黄鱼幼鱼血清溶菌酶的活性(P<0.05),而对大黄鱼血清替代途径补体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过氧化氧酶( CAT)活力没有显著性影响.在每个壳寡糖水平,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大黄鱼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不显著.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和壳寡糖对大黄鱼幼鱼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总的来说,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壳寡糖(0.3%~0.6%)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黄鱼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2.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现代免疫学方法,对对虾中的类Ig(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蛋白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结果发现,虾血清中有两种分子质量约为70ku和62ku的蛋白可与抗人Ig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同时,虾血细胞——无颗粒细胞的外膜及虾类淋巴器、肝胰脏、心脏、胃和肠等5种组织器官的石蜡切片与抗人Ig反应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其中类淋巴器和肝胰脏显色较深。提示,虾体内确实存在能与抗人Ig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类Ig蛋白,其不仅存在于虾血清中,还存在于无颗粒细胞、类淋巴器和肝胰脏等组织中,为对虾的免疫系统的研究和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高玮 《岩土力学》2006,27(Z2):105-110
天然岩体存在很多裂隙,而水在这些裂隙中的渗流严重影响岩石工程的稳定性,因此确定天然岩体渗透系数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反演方法是确定岩体渗透系数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渗透系数反演可归结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由于采用传统优化技术存在不少问题,而目前采用的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也存在本质的问题,因此,提出仿生算法-免疫进化规划进行岩体渗透系数反演,并用一个大坝坝基工程的算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其方法可以在仅知道水头的条件下,得到接近实际的渗透系数值。  相似文献   
74.
复合免疫药物对中国对虾血淋巴抗菌溶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对虾口服复合免疫药物“虾康素”后,于第1,3,5.7天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血清中抗菌活力、溶菌活力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结果表明,血清中抗菌、溶菌活力和ACP活力在第1,3,5,7天时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且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5.
海龟作为滋补品和药品已有悠久的历史。为了探索海龟对机体免疫作用的影响,本试验对海龟组织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和抗衰老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海龟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绿海龟(Cheloniamydas)取自海南三亚,6周龄,体重751g,雄性。取腿部肌肉组织块用玻璃匀浆器匀浆,用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50mg/ml的组织浆液,12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装于10ml安培瓶中,置-20℃低温冰箱保存备用。体内试验:一级ICR小鼠100只,体重23±2g;一级wi…  相似文献   
76.
旗江珧不同组织中酯酶和过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旗江珧 (AtrinavexilumBorn )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海珍品 ,个体壳长可达50cm,而其肥满的后闭壳肌约占体长的四分之一 ,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贝类养殖新品种之一。国内外有关旗江珧的研究报道极少[1,2],目前尚无其生化特性及同工酶表达相关研究的报道。本文研究了旗江珧的消化盲囊、肾、鳃、后闭壳肌和外套膜5种组织的酯酶 (EST)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两种同工酶 ,并对其酶谱表型及表达位点进行了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采集及样品制备实验贝为采自广东湛江覃斗海区的天然贝 ,贝龄1~2龄 ,体重15…  相似文献   
77.
80年代以来 ,肝胰脏细小病毒病在养殖中国对虾中广泛流行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作者采用免疫金银染色 (immunogold silver staining,IGSS)技术 ,对患病对虾肝胰脏中的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 IGSS染色的病虾肝胰脏上皮细胞核内出现了黑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 3~ 15μm的结构。由于该结构与 H- E染色切片上出现的肝胰脏细小病毒包涵体在发生部位、形态和大小上皆一致 ,故而认为该结构为HPV包涵体。证明 ,免疫金银染色法是一种可应用于中国对虾肝胰脏细小病毒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综述:对虾弧菌病及其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弧菌病是影响对虾养殖业最为常见,危害较重的一类疾病,其症状一般为红腿,黄鳃、烂尾,烂眼,甲壳溃疡,肌肉白浊等,常伴有败血症,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人们发现最早的对虾病原弧菌,随后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harveyi创伤弧菌V.vulnificus等十多种致病菌陆续被发现,但其致病机理仍未查清,多年来弧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治疗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主要是产生耐药菌株,赞成水体污染,破坏虾体免疫力,因此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以提高虾体自身免疫力的免疫预防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以无毒无副作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而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弧菌疫苗的研制已获初步成功,疫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两各,免疫方式有浸泡,口服,注射和喷雾等,注射儿果最佳但费用且易损伤虾体,浸泡疫苗需要量大,故探索一条好的免疫方式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要进行对虾的免疫预防研究,必须了解对虾的免疫机制,一般认为虾类的免疫主要以非物质非特性免疫为主,血细胞和酚氧酶系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对弧菌的病原,病理,诊断,对虾的免疫机制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趋势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79.
饵料维生素C对青石斑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调查了饵料维生素C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非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在冰冻饵料鱼中添剂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每公斤饵料鱼含量分别为0,500,1000,1500和2000mg),连续投喂青石鱼20周后,青石斑鱼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不同种类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比例不受饵料维生素C的影响。青石斑鱼血清补体经典型溶解羊红细胞的能力随乌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提  相似文献   
80.
赤潮异弯藻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近岸海域的有害针胞藻类(Raphidophyte),也是我国近海常见的赤潮生物,曾经有多次引发赤潮的报道[1,2].在赤潮发生的早期,自然水体中赤潮生物的细胞密度相对较低,且赤潮藻个体微小,传统的鉴定方法,即海水样品采集后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主要用于藻的定性和分离,当样品量较多时,定量计数过程则烦琐、费时、费力,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