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12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多源降水数据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肖子牛 《干旱区地理》2011,34(6):958-966
利用不同来源的格点降水数据和气象站点降水观测资料,对比了多个数据源的年、季平均降水量在澜沧江流域和整个流域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不同来源的降水数据在平均值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其变化趋势在1979年以后都表现为上升趋势,这一点无论对于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还是在澜沧江流域都是一致的.(2)在时间变化上,X...  相似文献   
82.
研究塔里木盆地周边河流对罗布泊盐湖的盐分补给,对于研究罗布泊盐湖钾盐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前人对塔里木盆地气候、温度、径流量变化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根据竺可桢近5000年的古温度曲线、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δ18O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及六盘山朝那黄土剖面磁化率记录的古温度变化,得出了近5000年、12万年、200万年的温度变化,并根据温度-径流量变化模型,估算了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在研究时段内的径流总量。根据径流总量和河水中的K+浓度,估算了第四纪200万年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河水对罗布泊钾离子的输运量。  相似文献   
83.
84.
根据1970—2004年的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学及统计方法分析了汾河水库控制流域的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同时还计算了不同重现期的控制站的洪峰设计值。结果表明,入库控制站静乐和上静游站丰、平和枯水水平年不同步,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发生丰水和平水年份比较多,在90年代后枯水年份比较多,多干旱年份。水库控制流域洪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同时极端洪涝和干旱事件出现的频次增多。以静乐站为代表分析降水对径流变化的结果表明,高强度降水在量级和次数上存在波动变化的态势,年径流的时序变化主要是受年降水量的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85.
喀斯特流域径流量时序演变特征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兰  梁虹  黄法苏 《中国岩溶》2007,26(4):341-346
以贵阳水文站近45年年径流量序列为例,利用Mo r let 小波变换对喀斯特流域径流量时序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 ( 1)贵阳水文站年径流主要存在4a和25a 两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这两种时间尺度下,径流演变呈现出较明显的丰、枯交替振荡。( 2) 2000年以后的10a左右,年径流量有由丰转为枯、逐步下降的趋势。( 3)年平均径流量的丰、枯周期变化主要受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喀斯特流域年径流量有增加和减小两方面的影响,总体上会使径流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6.
近50a以来青海省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选取三江源区主要代表站1956-2000年的年径流量与年降雨量资料,分析青海省三江源区水资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省三江源区近45a来水资源变化趋势不明显.为了从更广的区域说明问题,对内陆河区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主要代表站1956-2000年的年径流量与年降雨量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除了香日德河年径流量呈现比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之外,其它各站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均不明显,与三江源区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7.
西北气候环境转型信号在新疆河川径流变化中的反映   总被引:72,自引:31,他引:41  
对新疆不同区域、不同补给类型的26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河流年径流量从1987年起出现增加趋势,天山山区增加尤其明显,其它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昆仑山北坡略微有减少.从径流变化来分析,天山山区的气候变化已出现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其它地区也正处在转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88.
亚洲入海河流输沙量的区域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亚洲大陆入少河流为例,研究了入海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规律、含沙量的区域分布特点,依据输沙量和含沙量的特点,对亚洲大陆入海河流作了分区,分析了各个区域入海河流泯沙的形成、输移和沉积差别及其与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9.
近期黄河入海水量减少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入海控制站利津的实测水文资料及黄河流域的降水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相关资料等,分析了近期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特征及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黄河入海水量大幅减少,断流现象突出等,与其以前相比,入海水量减少64%;在减少的水量中,“准自然因素影响”约占55%,引黄用水约占31.5%,其它人类活动影响约占13.5%。  相似文献   
90.
本文基于海洋站潮位观测数据、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信息以及长江口水文站径流量数据等,重点分析了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口咸潮入侵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咸潮一般从每年的9?10月开始入侵,翌年4?5月结束。3月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2次。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和咸潮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2009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3次,时间均发生在10月至翌年的4月;咸潮持续时间年际变化较大,2011年咸潮入侵持续时间最长,累计为55 d。2015?2018年,咸潮入侵次数和入侵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2018年没有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2) 1?4月,长江口处于季节性低海平面期,且同期径流量少,但是受东亚季风影响,持续的增水过程使得增减水?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明显偏高,其中1月、2月、3月的影响指数分别为1.5、1.9和1.6,该时段长江口的咸潮入侵过程主要受增减水的影响。5?7月,长江口径流量明显增加,海平面?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均小于0,径流的作用强于海水上溯。8月,长江口径流量开始下降,虽然季节海平面较高,但是长江口呈现明显的减水过程,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0.1和?1.6,基本不会发生咸潮入侵。9月,长江口处于季节高海平面期,并且以增水为主,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较大,分别为1.2和1.0,易发生咸潮入侵。10月、11月长江口海平面?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1.5和0.8,径流影响弱于海水上溯,易发生咸潮入侵。(3) 2009?2018年发生的48次咸潮入侵过程有2/3恰逢天文大潮。在某些年份长江口沿海基础海平面偏高,若持续增水恰逢天文大潮,则加剧咸潮入侵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