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8篇
  免费   3317篇
  国内免费   4024篇
测绘学   2399篇
大气科学   5485篇
地球物理   3325篇
地质学   5894篇
海洋学   3284篇
天文学   306篇
综合类   1856篇
自然地理   4070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80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856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817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17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1494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455篇
  2011年   1449篇
  2010年   1206篇
  2009年   1529篇
  2008年   1476篇
  2007年   1204篇
  2006年   1131篇
  2005年   1068篇
  2004年   800篇
  2003年   769篇
  2002年   693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507篇
  1997年   522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西北干旱区湖泊的近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西北干旱地区湖泊变化的概况,论证了引起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了湖泊变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气候日益恶化,沙漠化面积扩大,林带消失、植被衰退,鱼类资源增殖受阻、产量下降。此外,还结合变化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利用地面遥感O3垂直分布的逆转方法〈C〉测量出的北京上空O3剖面资料,对雨云7号卫星的SBUV系统测量的同地区的O3垂直分布数据进行了订正.对订正后的长达8年(1979-1986年)的完整的SBUV资料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得出了这一时期内的O3垂直分布长期演变呈下降趋势.并在上层O3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周期振荡等方面,有新的发现,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西段第三纪湖盆边缘斜坡带的渐新统和中新统表现为扇三角洲-湖泊与冲积扇-湖泊两种沉积体系的交替叠复。其形成归因于湖平面的周期性升降变化。沉积层序分析表明,湖平面变化控制了两种层序,湖面高位层序由扇三角洲—湖泊体系各序列组成;湖面低位层序则包含了冲积扇—湖泊体系各序列的内容。作者分析了在湖平面升降控制下湖泊边缘碎屑沉积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渤海沿岸广泛分布有沼泽化、盐渍化和沙漠化现象。本区在20000—12000aB.P.为干旱期,沙漠化呈正向过程;12000—2500aB.P.为暖湿期,沼泽化呈正向过程;2500aB.P.至今为向干冷转化期,湖沼迅速消失,盐渍化由发展转向减轻—脱盐,沙漠化则日趋严重。特别是近100年来其趋势更为明显和严重,成为本区环境恶化的主要方面。这种变化主要受气候和地质环境变化所控制。作者根据地质历史时期三化现象的演替规律,预测演化趋势,并研究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浦庆余 《第四纪研究》1991,11(3):245-259
末次冰期我国西部的冰川长度比现代冰川长2—5倍,雪线低300—1080m;东部多年冻土区南界在33°20′—33°40′N,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的下界在海拔2200—2600m 处;黄、东海海平面下降130—155m;经向环流加强,北方冷空气增强。末次冰期以后冰川阶段性退缩,多年冻土区阶段性缩小,海平面间歇性上升;8000—6000aB.P.为高温期,出现2—5m 高海面,5600—5000aB.P.气温短暂下降,海平面突然回落,冰川有所前进;3000aB.P.的新冰期和15—19世纪的小冰期,气候、冰川和海平面都有显著变化。哺乳动物的绝灭和迁徙是自然和人为双重影响的结果。这些变化都是全球变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9.
中国风尘堆积与全球干旱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明扬 《第四纪研究》1991,11(4):361-372
通过极地冰盖增长、中国风尘堆积(包括西风带下太平洋的风尘沉积)、青藏高原隆起以及现代表面洋流形成过程等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影响全球干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极地冷源的作用,山地隆起幅度和洋流变异是干旱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对建立全球干旱化环境序列做一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000.
全球水资源     
Shik.  IA 赵珂经 《水文》1991,(4):5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