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45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凉血五花汤加味治疗玫瑰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凉血五花汤加味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从GeneCards、DrugBank、OMIM、TTD数据库检索玫瑰痤疮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借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与微生信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视化云平台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凉血五花汤加味中筛选出42个活性成分,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胡萝卜素、青蒿素等,预测靶点222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45个,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坏死因子(TNF)、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114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白细胞介素-17(IL-17)、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等。结论:凉血五花汤加味可能基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相互协同发挥对玫瑰痤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72.
473.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大鼠的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探索其机制。方法:将5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灌胃组、灌肠组),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予美沙拉嗪灌肠液(0.4 g/kg·d)灌肠,灌胃组、灌肠组分别予荆芥连翘汤(36.84 g/kg·d)灌胃(分2次给药)、灌肠;对照组、模型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改变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NF-κB、TLR4的蛋白表达情况,qRT-R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分析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灌肠组、灌胃组的 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组织炎细胞浸润情况改善,肠黏膜趋于正常;IL-10升高,TNF-α、TLR4、NF-κB、TLR4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灌肠组IL-1β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荆芥连翘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大鼠具有较好的改善症状及抑制炎症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74.
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配合通窍健步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健步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配合通窍健步汤治疗CSDH,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75.
47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小柴胡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根据ADME筛选其中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取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靶点,采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互相作用分析。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小柴胡汤活性成分-亚急性甲状腺炎靶点-通路”网络,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小柴胡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活性成分为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山柰酚等,核心靶点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热休克蛋白90Alpha Family A 类成员1(HSP90AA1)、钙调蛋白(CALM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1(ESR1)、核受体辅激活蛋白2(NCOA2)、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NOS2)、钠电压门控通道 α 亚基5(SCN5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等。小柴胡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生物通路主要有单纯疱疹感染、NF-κ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的通路以及AMPK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小柴胡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为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现代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7.
目的:研究基于“三辨模式”运用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 例脾虚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性激素指标水平,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指标水平均下降,卵巢体积缩小,HOMA-β、子宫内膜厚度值均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478.
介绍赵瑞华教授以虚为本辨治产后病的经验。赵教授在产后病“多虚多瘀”病机的基础上,提出其病机为多虚兼瘀,认为虚是产后病的核心因素,瘀是继发于虚的衍生因素,治则治法以扶正培元、顾护脾胃为主,佐以治瘀,兼以祛邪,注重调畅情志,临床多以当归补血汤为基础方,临证灵活化裁,病证结合,合方应用,用药稳中求变,平中求奇,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79.
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本文就“肺之脾胃虚”论从理论来源、辨治思路、临证用方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总结其代表方升阳益胃汤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