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关键带处于岩石、水、土壤、大气、生物五圈交汇地带。正确认识岩溶关键带的结构、特点及其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是当前地球关键带与岩溶水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剖析了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内涵、岩溶关键带水动力垂向分带、岩溶关键带框架下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 探寻变化环境下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演变的规律与驱动机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目前工作仅停留在传统岩溶地下水科学工作范畴,未从岩溶关键带框架体系的角度考虑植物冠层至岩溶含水层之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耦合关系,未考虑新污染物持续输入、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深入实施、全球碳排放路径逐渐改变等时代因素对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潜在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基于岩溶关键带框架体系的新污染物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基于大数据框架体系的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双碳战略”下的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驱动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迁移过程及其耦合以及高分辨率监测、评估与模拟手段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52.
几种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包的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SUNA,并将它的数据包与其它两种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数据包进行了组成和效率上的比较分析。说明了在这方面,SUNA的数据处理效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53.
资源型关键地段对于维护和控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构建一套资源型关键地段识别指标体系,在以行政区为基本识别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出行政单元内地类斑块尺度的资源型关键地段。将惠民县划分为6类地域,即关键地段、关键地段保护区、一般地段、干扰地段、干扰区及交汇区,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39%、19.70%、50.61%、7.93%、15.37%和6.89%。资源型关键地段所占比重小,反映出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水平较低;一般地段基本以耕地为主,具有随季节交替变化、物种单一、稳定性差等特点;交汇区具有保护需求强烈和受干扰程度明显的双重特性,在现实土地利用与管理过程中需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4.
葛小东  黄超  叶青 《中国沙漠》2012,32(5):1457-146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通辽市各旗县2000—2008年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通辽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整体上较低,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②通辽市各旗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差异明显,霍林郭勒和开鲁县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表现为先降低后上升;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中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表现为持续上升;科尔沁左翼后旗、扎鲁特旗和奈曼旗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表现为随时间呈现一定波动性;各旗县中奈曼旗年均效率最高。③通辽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受投入冗余影响,各旗县均存在降水冗余,反映出当地农业生产投入的盲目性。降水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灌溉用水、耕地面积投入过多,进而影响了各旗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不同旗县在不同年份的投入冗余有所差异,显示农民应对降水变动的措施也具有一定盲目性。建议针对气候的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的干扰展开研究,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5.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环境效率是生态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环境效率对于指导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重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作环境效率研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测算辽宁沿海经济带2001~2009年工业环境效率和产出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工业环境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有大幅提高,但与理想状况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大连的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推动,对环境成本的依赖正在减小,丹东、营口和葫芦岛3市的工业增长需要牺牲更多的环境成本。重工业化、资本密集化和高新技术化不利于工业环境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环境效率的提高。所有制结构、生产规模、外商投资和环境管理力度等因素因其作用的两面性,对工业环境效率无有效影响。  相似文献   
56.
新书架     
《气象》2012,38(5):634
新一代天气雷达故障诊断与处理 柴秀梅主编全书共分九章,除了介绍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原理及维修方法、技术指标要求和参数测试方法外,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六种型号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机、接收机、伺服、信号处理、监控系统信号流程、关键测试点参数和波形,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以及典型故障诊断与处理个例、常见故障排除汇总等。该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为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学的教学、科研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7.
分数阶PID控制器较传统整数阶PID控制器增加了2个可调参数,使得其控制器的设计更加灵活,控制性能更加优良.针对网络控制系统(NCS)中的时延以及数据包丢失问题,提出对系统采用分数阶PID控制方法进行补偿,利用MATLAB/TrueTime仿真工具箱对NCS进行仿真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数阶PID控制方法可以对时延以及数据包丢失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偿,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整数阶PID方法.  相似文献   
58.
传统充填沿空留巷工艺繁琐﹑留巷速度慢,与现代化高强度开采要求不相适应,由此提出了切顶沿空成巷无煤柱开采新技术,其中关键参数设计是该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对留巷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以城郊煤矿213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切顶沿空成巷关键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岩石碎胀自承特性和围岩结构“S-R”稳定原理,推导出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建立了聚能爆破力学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确定了聚能爆破装药量及钻孔间距。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切顶参数能够切断巷道顶板与采空区岩层间的力学关系,使采空区顶板沿切缝顺利垮落,碎胀的矸石可有效支撑上覆顶板,限制其回转下沉,减弱覆岩运动对留巷的扰动作用,沿空巷道围岩变形量明显减小。根据理论计算﹑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成果,确定了城郊煤矿21304工作面切顶沿空成巷关键参数,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回采后沿空巷道侧向顶板能够迅速切落形成巷帮,留巷稳定后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9.
重力计量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保全球重力测量活动的国际互认和量值统一,以及确保各行各业重力测量结果的溯源性和准确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先后主办了第一届亚太区域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和第十届全球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ICAG-2017),本文结合主导国际比对活动的经验,首先介绍了国际比对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包括比对前的垂直重力梯度和...  相似文献   
60.
衡阳盆地是华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其形成机制与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十分引人注目。衡阳盆地近等轴形态,地形上表现为典型的“盆山体系”,重力资料显示出地幔隆起的特征,构造形式上发育“棋盘状”和“环形(弧形)”格局,火成岩与成矿元素组合以及同位素特征均具有幔源特征,这表明衡阳盆地的形成与华南地区中生代地幔柱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盆地及其周缘矿产资源具有长时期、多矿种、强富集的特征。不同时代和不同矿种组合的成矿作用与区域岩浆作用和盆地沉积作用具有明显的专属性。衡阳盆地及周边不但出现了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也出现了钨锡铌钽铋碲铀等关键矿产,但后者的工作程度最低。因此,在深部矿产探测过程中应做到“四注意四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