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378篇
海洋学   36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徐凤山 《海洋与湖沼》1990,21(6):559-562
马雷蛤科(Malletiidae)和廷达蛤科(Tindariidae)同是原鳃类中的两个小科。它们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深水区,潮间带没有它们的分布。这两科动物种类过去在中国海无任何记录,本文报道的6种中,其中金星廷达蛤(tindaria jinxingae sp.nov)是一个新种,其余5种在中国海均为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22.
闽南近海尖头斜齿鲨Scoliodon sorrakowah肝油的脂肪酸组成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包括C14:0,C16: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包括C16:1,C18:1ω7,C20:1;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C20:4ω6,C20:5ω3,C22:5ω3和C22:6ω3。尖头斜齿鲨肝油总饱和脂肪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月份降至最低值,8-9月升至最高值,总饱和脂肪酸的季节变化规律主要由C16:0决定,总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主要由C16:1和C18:1ω9决定,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8-9用降到最低值,11月份又上升至一定水平,这种变化主要由C22:6ω3决定。  相似文献   
23.
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采用微量移液稀释法对海洋原甲藻进行无菌培养,以研究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海洋原甲藻最大增殖速率发生在温度为(25±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3000lx、pH为8.0的环境条件下。海洋原甲藻在温度18—28℃、盐度为25—34、光照强度为1000—6500lx、pH为7.5—8.3范围内适宜生长。这一结果与观测到的海洋原甲藻赤潮发生时环境条件相近,其中温度的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4.
酚氧化酶 (phenoloxidase,PO)参与无脊椎动物的防御反应。在无脊椎动物中 ,PO一般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酚氧化酶原 (prophenoloxidase,proPO)存在[1]。无活性的 proPO在丝氨酸型蛋白酶作用下转变成具有活性的PO。丝氨酸型蛋白酶本身也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可被细菌和真菌等的细胞壁成分激活。酚氧化酶及其因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酶级联反应系统 ,即所谓的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 (prophenoloxidase activatedsystem ,proPO AS)。该系统由PO、蛋白酶、模式识别蛋白和蛋白酶的抑制剂构成。proPO AS能被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如β 1,3 葡聚糖等…  相似文献   
25.
贵州鹅项水库沉积物特征及其土壤侵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位于贵州西南部非喀斯特丘原区的鹅项水库中取得的一沉积物样芯(EX-1)做了137Cs,TOC,C/N和粒度分析以及矿物磁性测量。通过对这些分析和测量结果进行解译,推测了在过去的45年(1960~2005年)中这一水库的汇水流域内土壤侵蚀强度的相对变化。在这45年中,鹅项水库流域的土壤侵蚀经历了由弱到强再持续减弱的一个过程。将这一推测结果与流域内降水数据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资料数据相结合,探究了该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与贵州西南部典型喀斯特流域的情况相比,在鹅项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相对次要,而降水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影响则更为重要。这可能主要因为与典型喀斯特流域相比,鹅项流域的土层较厚、植被覆盖较好。  相似文献   
26.
生物气CO_2还原途径中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历史中,CO2/H2还原产甲烷作用对生物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主要为CO2/H2还原型生物气。笔者以CO2/H2还原生气理论为指导,进行不同初始碳同位素值和不同赋存状态碳源的生物模拟实验,研究CO2/H2还原产气过程中发生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中δ13CH4值与底物的δ13C值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反应母质过量的情况下,碳源的赋存状态可以影响产物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以游离形式CO2还原产生的甲烷δ13C值,相对于以HCO3-、CO23-离子形式产生的甲烷δ13C值轻。通过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田实例分析,探讨了该区生物气的主要底物CO2的来源及赋存状态,对评价盆地生物气资源和有利勘探区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位于羌塘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的果干加年山早古生代堆晶岩,主要由辉石橄榄岩、堆晶辉石岩、堆晶辉长岩、斜长岩等岩石类型组成.对堆晶辉长岩中锆石的矿物学与年代学研究表明.堆晶辉长岩中发育3种内部结构特征的锆石晶体,锆石Th、U含量和Th/U值揭示了同一岩浆系统中结晶形成的岩浆锆石.获得堆晶辉长岩SHRIMP锆石U-Pb谐和年龄461Ma±7Ma(MSWD=1.3)、431.7Ma±6.9Ma(MSWD=0.54),分别代表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原一古特提斯洋扩张过程中早期(中奥陶世Darriwilian阶晚期)、晚期(早志留世Telychian阶中期)的岩浆作用事件.果干加年山早古生代堆晶岩具有MORB.的特征,代表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残存的早古生代蛇绿岩,也是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目前为止认知时代最早的原一古特提斯洋壳的残迹.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的确定及其年代学的约束,使得龙木错-双湖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时代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并推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羌塘古生代增生楔及其中生代盆地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共同构成了青藏高原特提斯大洋最终消亡的巨型缝合带,晚古生代原-古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导致了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岛孤型火山岩、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和大洋俯冲型榴辉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28.
原达县地区是全省矿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也一度成了全省有名的“采煤混战”大区。近几年来,以《矿产资源法》为指针,抓住“重点”,调处“热点”,解决“难点”,以点带面,加强矿管行政执法工作,促进了全区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矿业生产也相应得到健康发展。矿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是全区的一大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无压浸渍工艺生产的PDC石油钻头钻遇砾石夹层不适应。根据砾石夹层砾石坚硬、软硬互层、非均质、研磨性强的特点,研究了新型PDC钻头,在钻头结构上主要采取外抛内锥带辅助切削齿的结构形式,在复合片上主要采用非平面结合方式,即采用双向多条直槽非平面结合。按此方案设计与生产了3只钻头,分别在3口井试用,直接钻穿砾石夹层馆陶组地层井段,钻井效率提高26%,突破了砾石夹层钻进不能使用PDC钻头的禁区。  相似文献   
30.
许爱 《探矿工程》2006,33(7):59-61
对PDC钻头冠部形状及不同的布齿密度和切削齿在不同的磨损状态下对PDC钻头切削齿受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用相邻的3个切削齿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切削齿与切削齿之间的径向距离和切削齿之间的高度差)来分析PDC钻头冠部形状和切削齿布齿密度对切削齿受力的影响,以及将切削齿的磨损状态简化成与切削齿在钻头上装配方向垂直的平面来分析切削齿磨损状态对切削齿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