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80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书君 《地理教学》2014,(4):F0002-F0002,F0003
正距九寨沟120公里处,是有着"人间瑶池"之称的黄龙,它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顶,面临碧澄的涪江源流,景区内3000多个彩池由一条平均宽为100米的钙华滩流贯穿起来,犹如一条黄色的绸缎上铺散着的一串珍珠。那条黄色的钙华滩流横卧在山谷间,从高空俯瞰,恰似一条龙,黄龙即得名于此。索道将我们送上海拔3700米的山上,但在周围5000多米的山脉的包围中,还是像处在山沟沟里的感觉。离黄龙最高的一个钙华池五彩池还有2000米的距离需要步行,栈道修建在山壁上,两  相似文献   
72.
董琦 《地理教学》2014,(12):104-105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好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而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一、良好的听的习惯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  相似文献   
73.
"台田-浅池系统"是北方滨海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模式之一,其人为对下垫面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小气候产生影响。以黄骅地区430 m×38 m的单个"台田-浅池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地温和表面温度进行对比观测,分析温度特征。结果表明:1)凸出地面2 m高的台田的空气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均高于平整大田的,二者差值在1.0℃以内;台田气温日较差、月较差小于大田的,气温变化更为缓和。2)台田各层地温的日均值高于大田的,二者差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台田地温日较差小于大田的,温度变化更为平缓,地温存在极显著差异(sig0.001)。3)台田表面温度日均值高于大田的,最大差值约2.4℃,日较差在冬半年低于大田的约1.0℃,夏半年高于大田的约2.0℃,表面温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sig0.05)。4)浅池具有调温作用,"台田-浅池系统"共同形成的下垫面表面平均温度在夜间明显高于大田的,日间二者相近,平均差值为0.5℃,随季节略有不同,其中4-9月差值最小。5)"台田-浅池系统"符合地形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中气温要素的变化特征,但由于台田高度仅有2 m,这种地形小气候变化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74.
一、工程概况 旋流沉淀池位于涟钢一炼钢45T转炉以东,有一事故水塔距离约10米。漩流池为钢筋混泥土结构,由内、外简体组成。外筒半径为14.8m,壁厚为1200mm;  相似文献   
75.
提出一款基于J2EE和J2ME的网络手机游戏--《学习中国》.游戏的核心是知识学习引擎和游戏解释引擎.游戏引擎可以根据人脑的记忆规律,结合艾宾豪斯记忆曲线的规律,在适当的时间反复出题,帮助用户以科学的方式学习知识,而且不会感到枯燥.  相似文献   
76.
汤泉池地热田位于次级北北东向重力梯级带北部、与区域上东西向重力梯级带的结合部,是形成地热资源的有利地段。地热类型属断裂深循环型(对流型),热储类型属带状裂隙热储,盖层由第四系松散层及花岗岩风化带构成,平均厚度约12 m,热储层为汤泉池断裂破碎带,宽度180m,厚度480m;近年来由于地热资源的开发,水位季节性变化明显,反映了地热流体与浅部水体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同时水化学特征较以往有所变化,表明地热流体中在一定程度上混入了浅层水。  相似文献   
77.
人工回灌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工程措施。深入研究渗滤池回灌过程机理,基于Hydrus-2D,结合具体渗滤池回灌算例,建立渗滤池回灌的二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回灌水入渗形成的"湿润峰"逐渐向饱和带移动,同时饱和带的浸润线逐渐上升,形成不断扩大的饱和区,直到形成一个连续的饱和带。回灌水出流速率经过了迅速增大到一峰值后快速减小,然后又缓慢变小的过程,回灌水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这一特征与Green-Ampt入渗模型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8.
池沟铜钼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秦岭造山带发现的一处斑岩型矿床。文章对该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测试了矿石中辉钼矿的Re_Os年龄。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呈星散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池沟石英闪长岩中;池沟中酸性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准铝质_过铝质性质,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为碰撞后花岗岩;辉钼矿的Re_Os年龄为148 Ma。池沟区内岩体LA_ICP_MS锆石U_Pb年龄为140~148 Ma,与矿石辉钼矿的Re_Os年龄一致,均形成于侏罗纪晚期。结合岩体产状、含矿性判别分析,认为池沟中酸性岩体的形成和矿化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挤压_伸展转变期,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后的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  相似文献   
79.
四川盆地大池干井构造带构造形成机理及勘探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大池干井构造带二叠系阳新统顶面的古构造特征,众多地质资料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带关系密切,构造物理模拟结果反映出古断裂在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该构造带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0.
世界气象组织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提出以20m2水面蒸发池作为水面蒸发量的临时国际标准。根据衡水实验站多年水面蒸发量观测资料,建立了20m2水面蒸发池与E-601型蒸发器和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值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出各月的折算系数,并对折算系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在工程设计计算中,可利用其他型号蒸发器(皿)长期观测资料,换算成20m2水面蒸发池的蒸发量,使水面蒸发资料更接近于天然水体的蒸发量,为水资源评价、水量平衡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