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8篇
  免费   4243篇
  国内免费   5350篇
测绘学   2101篇
大气科学   6744篇
地球物理   3734篇
地质学   8493篇
海洋学   3332篇
天文学   672篇
综合类   1335篇
自然地理   1220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756篇
  2021年   801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861篇
  2018年   595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1284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248篇
  2011年   1287篇
  2010年   1208篇
  2009年   1316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1166篇
  2005年   1314篇
  2004年   1118篇
  2003年   1152篇
  2002年   1036篇
  2001年   858篇
  2000年   660篇
  1999年   495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471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387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65年   9篇
  1961年   6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介绍建立大地构造内波假说的根据,即:(1)全球海陆分布的低阶球谐特征;(2)全球大洋中脊体系的存在;(3)大陆永存及生长的事实;(4)地壳均衡及莫霍面的化学分界面性质;(5)地槽活动的现象、规律等。在分析以在事实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地构造运动中主要的物质运动过程,认为从薄地壳底部向厚地壳底部迁移的地壳物质流,引起地壳厚度的自激波动,推动地槽运动和大陆生长。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根据河南省小秦岭金矿田在钻探施工中,小口径金刚石钻头底唇胎体拉槽、推光头的现象和特征,全面地观察和剖析了发展规律及导致拉槽的过程,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认识,研究出了使用钻头的正确方法,拟供同类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简明的圆柱度数学模型,并采用优化方法进行求解,为圆柱度误差值的评定提供了较理想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5.
利用双星自转同步性理论给出了69个三类密近双星系统中93个子星的临界同步自转参量和临界自转周期.并把利用临界自转同步参量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与由气体星自转不稳定理论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做了比较,其结果是两者均属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36.
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对“南方测绘软件CASS6.1”的具体应用,得出了其软件在工程测量中一体化成图的方法和总结的经验,能够对加快工作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判定光变周期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urkevich方法通常用来发现光变曲线的周期,并且根据Vm^2极小值的大小来验证所发现的光变周期可靠性。但是,这种验证方法又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最佳的方法是把所发现的周期与观测光变曲线拟合,得出每一个周期的振幅,以振幅大小来验证所发现的光变周期的可靠性。将此方法用于OJ287的历史光变曲线,得到其最主要的周期为11.9年,与其它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释太阳观测中磁流浮现形成活动区的主要特征——AFS弧顶的上升运动和弧脚的下沉运动,谱斑,Ellerman炸弹等,我们采用了MHD-Lagrangian数值模拟法计算了重力分层(压力密度指数递减),太阳大气中同基底磁场反向和同向的磁偶极子从光球下浮出时产生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计算证明:反向的偶极子会导致流体产生会聚和下降运动,为了能让反向偶极子浮出必须适当增压,演化的结果形成电流片,因而有可能引起如Ellerman炸弹等小型爆发现象.还证明了:在浮现处一定产生加热增温,即导致谱斑发亮现象.在弧顶气体是上升运动,速度小;弧脚处气体作下降运动,速度较大,这主要是重力分层气体压力密度非均匀引起的,和Brunt-Vaisala振动有同一的起因.我们还模拟了通常活动区形成时的初期现象:1500高斯强磁偶极子浮进100高斯的弱光球色球基底场时产生的动力学现象.计算表明:为了不致产生激波必须减压浮出,即类似于黑子降温式的浮现,浮现时间应是小时的量级,浮现后确实在色球里导致强的电流片,当这电流片升至低日冕后,会成为Heyvaerts,Priest等人期望的耀斑发生源,因而浮现过程有可能是耀斑储能和触发机理之一.另外我们利用计算结果试解释了北京天文台怀柔站的磁流浮现资料,即文[1]和文[2]的一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9.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两层地球模型(包括弹性层和粘弹性层)介质的横向不均匀和断层错动的复杂性对震后地表位移场的影响,其数值结果包括弹性解和粘弹性解。结果表明,震后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不仅与粘弹性层的流变特性有关,还与弹性层介质的剪切模量以及断层的同震错动有关。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