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8篇
  免费   915篇
  国内免费   1296篇
测绘学   228篇
大气科学   2819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1846篇
海洋学   44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21.
冯树常  纪英惠 《广西气象》1997,18(3):15-16,14
在概述了1994-1996年湖南连续三年洪涝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形成这种洪涝的500hPa环流形势,并且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湖南汛期产生持续性暴雨的必要条件是要有稳定的环流形势和冷暖空气的交绥,而阻塞高压的存在是环流形势稳定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西部高原的西部有切断低压存在则是冷暖空气在湖南上空交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2.
文章就我区56个台站27年(196~1987)的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资料和19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针对所收集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全区气象部门历次自然灾害史料及气象灾害的灾情,对全区春夏季干旱和洪涝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我区东部、中西部农牧区在气象、水文的成灾标准,其拟合率达75%~100%。对实际工作以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3.
华北夏季旱涝的前期环流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前期春季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分布特征,探讨SSTA与异常环流的关系,并用OSU-AGCM进行黑潮地区热源异常强迫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北极低涡明显减弱,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纬向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西,且存在负PNA型异常环流时,华北地区夏季多雨涝;反之则少雨干旱.此时,西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SST分别存在较大的正、负异常,它们与春季环流异常密切相关,黑潮区SSTA对北半球副热带及其以北的大气环流产生显著影响,正的SSTA是造成华北夏涝年的前期春季异常环流形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4.
张飒 《山东气象》1997,17(3):50-52,60
1天气概述1997年夏季(6—8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高温酷热,8月19日以前降雨特少,干旱极其严重,8月19—20日受9711号台风影响,全省降暴雨和大暴雨,干旱解除。全省季平均气温为27.0°C,较常年偏高1.8°C。降水较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6、7月份降水甚少,降水量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降水分布由东部往西部递减(图1),全省季平均降水量为276mm,比常年同期少170.3mm(偏少38%)。鲁东南、鲁南、半岛三地区部分县市在400—590mm,即墨最多,为594mm;西部地区在20…  相似文献   
125.
126.
扬子与华北太宙基底差异的 Sm-Nd 同位素和 REE 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文黎  高山  赵祖斌  张利 《地球学报》1997,18(Z1):24-27
本文通过对扬子崆岭杂岩和华北太华群和阜平群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 Sm-Nd同位素和REE对比研究,讨论了同时代岩石对地壳主体增生时代、地幔性质和演化规律的揭示,表明两克拉通属不同大陆岩石圈陆块。  相似文献   
127.
准噶 盆地砂岩储集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气储集岩粒间孔隙中自由状态的油气组分,与各种矿物相互吸附,结合的油气组分,以及矿物内部的油气包裹体之间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成藏阶段油气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展示了油气藏油气人过程。为油源对比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8.
施工φ3 ̄4.4m空心桩,需要预制空心桩节和护筒,搭建水上平台,进而介绍了钻孔施工,桩节组拼以及压浆等工艺。与实心桩相比,空心桩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9.
将同安岭-牛腊岭火山地层划分为六罗村组,汤他大岭组,岭壳村组,总厚度达5429m。六罗村组下部以玄安山质火山岩为主,上部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熔岩,汤他大岭组主要为英安岩类火山岩,岭壳村组为流纹岩类的岩石,构成2个喷发旋回,根据同位素年龄,确定火山岩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与海南岛下白垩统鹿母湾为同期产物,相当于我国东南沿海白垩纪火山岩。  相似文献   
130.
渭北煤田面积约10万km2。分布于太原组顶部5#煤层中的粘土岩夹矸,上部层位分为两上分层,上分层夹矸厚度薄,下分层夹矸厚约02m,俗称“200矸”;下部层位夹矸厚度变化较大。该文详细论述了粘土岩夹矸的岩矿特征。根据“200矸”中含有副象β-石英、高透长石、锆石、磁铁矿等高温矿物组合,特有的粒序层理和岩性在全煤田十分稳定等特点,表明其原始物质来源于降落火山灰。根据TiO2/Al2O3比值的明显变化,探讨了陆源组分的加入对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化学成分的影响。以“200矸”为等时标志层,解决了5#煤层在区域上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