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79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王远昌 《地图》2008,(3):58-61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郑和下西洋也从这里起始。  相似文献   
242.
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节点国家,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休闲生活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利用2002—2017年的MODIS遥感反演产品对斯里兰卡岛周边海域、关键节点港口科伦坡的生态环境参数年际变化规律分别进行分析和2003—2012年的MERIS遥感反射率产品对保克海峡进行水体类型时空分析,结论如下:① 研究区内光合作用有效辐射高值出现在马纳尔湾,海域沿岸浮游植物生物量相对较高,与海表温度负相关,外海浮游植物生物量极低,与透明度负相关。② 科伦坡港附近水温(海表温度)、海面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有效辐射)、水体清洁度(海水透明度)、海洋食物网基础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浓度)和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分别出现在4月、3月、3月、8月、7月,致灾因素重点关注8月潜在的赤潮。③ 保克海峡浑浊带的源头是印度的卡里梅尔角,由高韦里河携带大量泥沙造成。这有助于了解和认识高时空变化的保克海峡及斯里兰卡周边海域在不同时间-空间的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43.
世界遗产预备项目“丝绸之路-海路-中国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阙维民 《地理科学》2017,37(11):1678-1688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于2016年正式启动,迄今尚无有关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专题的综合研究成果。首先建议申遗项目的中英文名称:丝绸之路-海路-中国段(Silk Road-Maritime Route in China),然后探讨“丝绸之路”申遗的国际背景(除1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系列跨国世界遗产外,另有8国递交9项“丝绸之路”预备项目)与“丝绸之路-海路-中国”项目的申报意义(主动性、创新性、唯一性、均衡性、政治性、世界性)。并就申报项目的遗产内容提出具体建议:遗产地从31处扩展至141处,遗产类型在文物遗产的基础上增加了聚落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最后提出在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建立“丝绸之路-海路”申遗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244.
将科技创新分解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个阶段,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选用面板Tobit模型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不同省份之间在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劳动者素质对技术研发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对技术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影响不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5.
自然环境特征对海洋开发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重点对南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三大海域的地理概况、气候特征进行系统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的风场、风浪、表层海流受季风影响明显,其中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更为明显,冬季风的影响次之,南海则相反。阿拉伯海的热带气旋主要活动于其东侧,孟加拉湾则在其中东部区域,南海主要是北部海域受热带气旋影响明显。南海—北印度洋的能见度整体乐观。夏季降水明显多于冬季,夏季大值区分布于印度半岛西部近海、孟加拉湾东北部、马尼拉西部区域。  相似文献   
24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上丝路")以南海—北印度洋为纽带,开启了人类合作、互助、共赢的新篇章。在常规能源日益紧缺的困境下,海洋资源必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文章探析了"海上丝路"涉及海域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的分布特征,为高效、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参考,助力我国引领国际海洋开发建设,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7.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经济带城市等级及城市类型进行科学定位迫在眉睫。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西北段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生态经济位模型对研究区1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生态经济位进行测度,并将二者综合,划分城市体系和城市开放性类型。结果显示:研究区城市流强度介于3.80亿~1 158.92亿元,城市流强度不仅与城市规模息息相关,城市类型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经济位介于0.020~0.231,超过半数城市位于系统底部,主要限制性因素为经济滞后;结合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生态经济位,将城市划分为4级,西安为核心城市,乌鲁木齐和兰州为副核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5个,一般节点城市10个;创建城市开放性指数,将城市划分为开放型和内敛型,西安、乌鲁木齐等6个城市为开放型,兰州等12个城市为内敛型。  相似文献   
248.
人文交流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优先突破口,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系统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基本特征,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友谊区的角度出发,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会展、艺术等方面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推进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与路径,包括以科技合作为先导,务实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科技文化中心的分中心;以文化合作为纽带,成立政府间中哈文化艺术合作委员会,建设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以医疗卫生服务为特色,着力推进医疗保健服务合作,建设中哈国际医疗保健服务中心;以教育培训为引领,继续开展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教育培训中心;以会展合作为平台,继续加强会展博览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会展中心。进一步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强化中哈多层次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畅通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民心通道;制定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专项规划,充分调动多种资本参与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制定有利于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城市间人文交流合作联盟,规范友好城市联络制度。  相似文献   
249.
芮行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6):1171-1186
在对中亚阿尔泰山系及邻区的构造格架研究中, 在西伯利亚前寒武纪陆壳板块和东欧—塔里木—中朝前寒武纪陆壳板块之间,划分出一个重要的一级构造单元,本文将其称为古亚洲古生代洋壳板块,进而划分出北古亚洲早古生代多岛洋壳板块、中古亚洲晚古生代多岛洋壳板块、南古亚洲早古生代多岛洋壳板块。另外,还对次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中生代以后,这一板块就成为统一的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相对应,对成矿单元进行了划分。在古亚洲古生代成矿域的基础上,划分了北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成矿省、中古亚洲洋晚古生代成矿省、南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成矿省。还对其次级成矿单元进行了详细划分,较好的解决了成矿系列和成矿预测等有关问题。研究成果还提出:前陆盆地和山间盆地是能源矿产聚集的有利场所;俯冲带和火山岛弧带是层控火山岩型黑色—有色—贵金属矿产的赋矿空间;陆岛和变质混合岩地体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和工业用白云母矿床的富集地段;构造裂解的喷发岩和斑岩则是斑岩銅(鉬)矿床的集中产地。新陆壳的应力松弛区的碱性岩带是稀有矿床产生的优良场所。据此优选了70多处各类矿床的预测区。他们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阿尔泰次经济区的进一步找矿和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50.
2008年7月3日~11日,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以"铺就影像信息的丝绸之路"为主题,针对当前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问题,设置了23个专题单元、19个特别单元、63个工作组单元、59个张贴报告单元、3个用户论坛单元、1个青年论坛等150个学术技术单元进行学术交流,此次大会内容丰富、规模空前,共收到论文摘要2817篇,论文全文1811篇,其中国外论文1101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