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973篇
海洋学   11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宜昌—巴东高速路部分路堑边坡因发育碎屑土夹层而稳定性变差,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水对巴东组软岩碎屑土夹层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影响显著,而目前针对其非饱和强度特性开展的研究并不多。为探索基质吸力对碎屑土夹层强度的影响,利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开展其强度试验研究,得到碎屑土夹层的非饱和强度指标。结果表明基质吸力对巴东组软岩碎屑土夹层强度影响显著,碎屑土夹层的总黏聚力与峰值强度都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增长,内摩擦角φb则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先减小而后趋于稳定,且都小于有效内摩擦角φ'。研究表明基质吸力碎屑土夹层的强度特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2.
黔北北部道真铝土矿床是黔-渝铝土矿富集区重要组成部分,铝土矿产于下伏石炭系上统黄龙组或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侵蚀面之上的中二叠统梁山组中,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碎屑锆石,应用LA-ICP-MS U-Pb定年方法,在道真新民、桃园、三江、三清庙等矿床的典型剖面取样,对梁山组铝土矿(岩)、黄龙组、韩家店组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系统的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锆石U-Pb年龄变化范围较大(413~2896 Ma),但绝大部分测点位于锆石U-Pb年龄演化线上,多数年龄分布于400~700 Ma、700~1300 Ma、1700~1900 Ma和2400~2600Ma年龄段,铝土矿、韩家店组、黄龙组的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主要集中于700~1300 Ma年龄段中,指示铝土矿物源复杂,韩家店组和黄龙组为铝土矿提供过物源,但最终物源应主要来源于杨子地块西缘和华夏陆块南部新元古-中元古岩浆岩,反映了铝土矿成矿物质经历过不止一个侵蚀沉积旋回的分异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报道了胶莱盆地莱阳群最底部瓦屋夼组长石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进而约束了瓦屋夼组砂岩的沉积时代和物源及其构造意义。碎屑锆石多数呈自形–半自形晶,发育岩浆生长环带,暗示它们为岩浆成因;少数晚三叠世锆石呈均匀无结构的阴极发光特点,缺乏岩浆环带,暗示它们为变质锆石。82个谐和年龄的峰值分别为129 Ma、158 Ma、224 Ma、253 Ma、461 Ma、724 Ma、1851 Ma和2456 Ma。上述定年结果结合原位Hf同位素分析表明:(1)瓦屋夼组的沉积时代为早白垩世(129~106 Ma);(2)1851 Ma、2456 Ma年龄的锆石主要来源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岩石;新元古代(729~721 Ma)岩浆锆石和晚三叠世(226~216 Ma)变质锆石来源于苏鲁造山带;晚古生代锆石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同时代的岩浆事件;晚三叠世(231~223 Ma)岩浆锆石和158~129 Ma锆石则与胶北、胶东同时期的岩浆事件相对应;(3)胶莱盆地与合肥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和物源属性;(4)瓦屋夼组中苏鲁造山带物源的存在,暗示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至少在早白垩世时期已经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994.
《甘肃地质》1985,(Z1):40-63
本区的中—上元古界,从长城系党河群到震旦系多若诺尔群组成一个由海侵到海退的巨型旋回。以沉积厚度大,岩相变化显著,岩石大部分受区域浅变质作用为特点。长城纪和震旦纪火山喷发活动频繁,发育中性、中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蓟县纪和青白口纪为主要海侵时期,碳酸盐岩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995.
广西涠洲岛现代白云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华 《沉积学报》1987,5(3):66-72
北海涠洲岛的现代淡水白云石产于由珊瑚碎屑组成的石灰岩孔洞中,白云石具有完好自形,粒度粗大,经X光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折光率、比重、晶体光性等测试,此种白云石的各种数据均与标准的白云石相符。白云石及其海滩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均具较高负值,岩石中渗流胶结作用亦较明显,珊瑚碎屑灰岩的14C年龄为2120年左右,故此类白云石为现代淡水渗流成岩作用带产物。经与国内外各类“原生”白云石比较,涠洲岛的现代白云石不具交代特征而为原白云石。  相似文献   
996.
源汇系统(Source- to- sink system)是将物源区的构造剥蚀、沉积物输送区的沉积物搬运和沉积区的沉积物堆积等视为一个完整系统。沉积物的源区恢复和附近水系重建是源汇研究的热点问题,沉积物碎屑锆石U- Pb定年是源汇系统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南海北部与其周边地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源汇系统,通过源汇分析可获得南海北部各盆地沉积物来源及周边主要河流的演化历史。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在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 Pb研究成果,探讨珠江、红河和昆莺琼古河的新生代演化历史。珠江最早的支流北江和东江形成于早渐新世,晚渐新世溯源到西江上游的红水河、左江和右江,中新世溯源到西江中游柳江、桂江和上游的北盘江、南盘江。在晚白垩世—古近纪红河属于青藏高原东缘大型向东南或向南流河流的一部分,之后由于地貌变化形成现今红河。昆莺琼古河在早渐新世开始发育影响到珠江口盆地,在晚渐新世昆莺琼古河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中新世起昆莺琼古河可能向西有一定程度的退缩。  相似文献   
997.
王琪  史基安  张晓宝 《新疆地质》2001,19(2):102-106
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形成、演化的宏观背景控制下,碎屑储集岩本身的骨架颗粒成分、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填隙物成分和含量等成为影响研究区碎屑储集岩物性的主要内在因素。通过统计不同时代碎屑岩中刚性、塑性和半塑性骨架颗粒含量,表明志留、泥盆系岩屑砂岩中较高的半塑性、塑性颗粒含量和机械压实作用是导致其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砂岩填隙物中泥质基含量增加与颗粒间接触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而碳酸盐含量与砂岩孔隙度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该区砂岩孔隙间的碳酸盐矿物主要起堵塞孔隙的作用。将成岩作用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两大类,有利于从宏观上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作为波希米亚地块的一个主要变质地体,厄尔士山脉记录了风瓦纳古生代边缘的储冲部分。低绿片岩到变粒岩相变质作用的不同质单元的非钙质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研究支持了近来建立的逆冲模式,厄尔士山脉变质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识别和对比表明在变质逆冲单元中重现了早古生代变质沉积层序。这个新发现与变质流纹岩夹层的最新放射性测年结果相一致,放射性测年值为480Ma左右。此外,与图林根低级变质标准剖面的对比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图林根剖面具有较高成熟度的沉积物,代表从造山带过渡到被动边缘环境。还识别出至少在厄尔士山脉的三个变质单元中再现的三种不同的岩石类型的重要地球化学特征。通过使用平均值的简单对比和统计学方法,建立了这些单元的地球化学对比模式。变质岩组不同岩类的重要地球化学特征对地形分析和古构造背景建具有重要意义。前进变质单元中的岩性恢复及其不同的化学成分可用来研究在巴罗型变质作用中元素的活动性。统计对比显示,从绿片岩到角闪岩相Li逐渐减少,而Ca则少量富集,其它被研究的元素均是不活动的。  相似文献   
999.
秦岭造山带沉积物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秦岭造山带内,由前寒武纪基底岩层组成的隆起区和由显生宙地层构造的沉积盆地广泛共存,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地段的前寒武纪地层在Th等微量元素和Sm/Nd比值特征上明显不同,通过对比不同时代的显生宙沉积地层与相关前寒武纪地层之间Th含量和Sm/Nd比值,研究了各沉积小区碎屑沉积物随时代变化而发生的物源变化,由此讨论了南,北秦岭之间以及与扬子北缘之间前寒武纪基底抬升和块体聚会的时限。  相似文献   
1000.
受冲击石英砂岩碎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红  熊大和 《矿物学报》1996,16(4):389-393,T001
利用二级轻气炮将6mm直径的钢球加速到5~7km/s后撞击石英砂岩靶,利用磁性分选,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嵌靶受击后形成碎屑进行了矿物分类和鉴别,碎屑主要由石英,高硅玻璃,微量柯石英以及铁碎屑,微细钢球等组成,70%的碎屑分布在0.097~0.90mm范围内,无一弱磁性碎屑约占总重量的92%,其它为强磁性碎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