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1099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对虾新病害—肠结节病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7~8月浙江省宁波、舟山地区一些中国对虾Penaeruschinensis的养虾场中爆发了一种肠结节新病害,危害十分严重。本文报导该病发生与危害的情况以及症状、病原、组织病理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中国对虾体内20—羟基蜕皮酮含量与生长和性腺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维信  王义强 《台湾海峡》1992,11(4):305-309,T001
  相似文献   
63.
传统的海湾(泻湖)纳潮量计算方法不能精确地反映潮间带被部分围垦后纳潮量的实际情况,本考虑围堤的影响,将纳潮量分解为堤基以下的“梯形”区和堤基以上的“矩形”区两部分之和,在理论上更加严密。根据改进后方法算出的胶州湾近期纳潮量比传统方法算出的纳潮量大15%左右。可见,半个多世纪以来胶州湾的纳潮量只减少了约15%.而不是传统方法得出的约25%。  相似文献   
64.
饵料中添加锰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在以花生饼、鱼粉、玉米粉和麸皮为基本原料,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锰所配制的人工饵料饲喂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对其增长、增重和存活率均无明显的影响,但添加适量的锰对其肝胰脏申的羧肽酶A具有激活作用。据此认为,利用上述原料生产的配合饵料可以不添加锰,但饵料中即使含锰量较高,对对虾的生长、成活也没有害处。  相似文献   
65.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对虾丝状细菌的结构,附着方式及其对对虾的危害和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江蓠与新对虾混养和单养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是利用对虾(扇贝)育苗池进行室内常温培育裙带菜苗。试验证明,育苗数量完全可以达到生产上的要求,这样既可充分提高对虾(扇贝)育苗池的利用率,又可解决裙带菜苗源不足的问题,促进裙带菜养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8.
刀额新对虾染色体核型及细胞核DNA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刀额新对虾胚胎、无节幼体、卵巢、精巢等为材料 ,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 ,并初步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刀额新对虾的染色体数目为 2n=78,n =39,核型为 2n=78=40M 1 0SM 1 4ST 1 4T。以刀额新对虾血淋巴、卵巢、肌肉、鳃为材料 ,以鸡血细胞为DNA标准 (2 50pg/ 2c) ,使用PartecCCAⅡ型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刀额新对虾细胞的基因组DNA含量 ,其值为鸡血细胞的 1 75倍 ,绝对含量为 4 375pg/ 2c。  相似文献   
69.
张乃禹 《海洋科学》1995,19(4):37-40
气泡病一般发生在幼鱼和仔虾消化道及鳃丝中,导致鱼虾部分死亡。自Marsh和Goriham于1905年报道了鱼的气泡病后已有许多报道,但对于虾的气泡病报道较少。Lightner,D.V.等报道过褐对虾(Penaeus aztecus)蚤II期幼体及稚虾的气泡病[6~9]。1979年著者进行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摄饵量实验[4]过程中曾遇到仔虾消化道气泡病,致使仔虾漂浮在水面,死亡率较高(>30%)导致实验不能进行。为此笔者对中国对虾气泡病的成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于1…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