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海岸线空间分形性质探讨——为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发形理论,借助于GIS技术的支持,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对以往研究少有涉及的海岸线空间分形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不同比例尺下海岸线长度的分形一,不同潮滩分界线是否有分形性质等,在江苏省海岸线长度的分形标定中取得了实际应用,由此获得了对海岸线分形性质及其分维意义的一些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近日人们对地球地壳结构的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来自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其实在地球最外面的硬外壳同其比较柔软的内层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陆海及河海管理分界线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东临东海,杭州湾和三门湾分别从其北边和南边挟裹,象山港从中间嵌入陆域,与上海、舟山隔海相望,东西宽为175 km,南北长为192 km,海域面积为9 758 km2,大陆岸线全长为1 594 km, 辖区浅海面积为4 524.84 km2.宁波市海岸线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不断变化,其中自然的滩涂淤涨使岸线向海推进,人为接连岛工程使海岸线长度增加,而滩涂围垦往往把曲折海岸线变成直线岸线,使总体岸线缩短,这些海岸线变化给陆海管理分界线的确定带来了一定难度.宁波市主要入海河流有钱塘江和甬江,对于入海河流河海管理分界线和部门管理权限尚不清楚,区域管理同样存在多头管理和低效率现象.通过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宁波市海岸线、海岸带和主要入海河流分布特征以及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国际海岸线、海岸带和河海分界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宁波市海岸线和入海河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管理现状和宁波市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我们对宁波市海塘或海堤为界的陆海管理分界线、滩涂或淤涨型岸滩的陆海管理分界线、稳定岸滩的陆海管理分界线、港口码头海域界线、其它海岸工程界址线的界定和大潮高潮痕迹线为围海(涂)内界线的界定以及对钱塘江入海口的河海管理分界线和甬江的河海管理分界线的界定提出了初步建议,旨在为贯彻实施海洋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宁波市海岸带区域开发管理和有效保障海洋管理职能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沈昕 《地图》2018,(3):38-43
1935年,胡焕庸先生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中,利用中国县级尺度的人口数据,提出了“胡焕庸线”,该线是关于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的重要发现。胡焕庸线作为人口地理分界线,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历史基础,同时在经济、社会中持久地产生影响。2013年和2014年,李克强总理分别提到胡焕庸线,并就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提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问题,此即“总理之问”。  相似文献   
16.
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地球的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是一条纬线,在北纬23度26分21.448秒。它是太阳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最北界线,也是热、温两带的分界线,由此以南为热带,以北为温带。  相似文献   
17.
18.
窦贤 《西部资源》2008,(2):46-50
我的故乡在陕西眉县太白山下。少时不知太白山的名气有多大,只知道是我见到的最高的山。及至离乡求学,方知太白山是如巨龙般横亘于八百里秦川中的秦岭的主峰。秦岭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自古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险峻"。而主峰太白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7~2008年野外实地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分析了秦岭蕨类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划分了秦岭蕨类植物的垂直带谱,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秦岭山地生态分界线的划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秦岭共有蕨类植物36科85属311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和耳蕨属;在科属水平上,以热带成分占优势;而种的水平则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2)根据秦岭蕨类植物南北坡垂直带谱的对比分析,南坡海拔1000m左右应该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分界线。(3)南坡1000m以下蕨类植物区系组成更接近亚热带区系,而其他地带则与温带蕨类植物区系更为接近,DCA排序很好地证明了此结果。综合来看,将南坡海拔1000m作为秦岭山地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生态分界线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20.
爱辉-腾冲人口分界线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侠 《地图》2004,(6):48-51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分布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区间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可以说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先秦时代,就有人注意到了我国人口分布的这个特点。但是,直到1935年胡焕庸教授发表的题为《中国人口之分布》的论文中.才第一次明确地以定量分析的结果指出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