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6篇
  免费   1588篇
  国内免费   1034篇
测绘学   3779篇
大气科学   1107篇
地球物理   809篇
地质学   6321篇
海洋学   1212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7547篇
自然地理   287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1930篇
  2013年   1419篇
  2012年   1918篇
  2011年   1914篇
  2010年   1472篇
  2009年   1771篇
  2008年   1714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1402篇
  2005年   1199篇
  2004年   885篇
  2003年   677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成矿流体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动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成矿流体研究在大规模流体的存在与运移、巨型矿床与流体的关系、成矿流体输运动力学、建立热液成矿反应体系及成矿流体分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成矿流体研究在流体的运移路径与成矿预测、超临界流体与金属矿产巨量堆积的关系及成矿流体的计算机模拟等方面走势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和由此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了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9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奕龙  汤洁 《吉林地质》2001,20(4):62-66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成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体系之中,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从1986年到1995年间逐渐减弱,目前处于极弱可持续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995.
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滋  赵连泽 《江苏地质》2001,25(3):129-133
世纪之交的我国地质行业和地质学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资源、环境与灾害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挑战和机遇,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建“地质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并建立了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地质学人才的培养体系,依托本系雄厚的教学科研基础和师资力量,建成“三三三“培养模式和全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七年来改革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在教育部世行贷款重点教改项目支持下,结合地学类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正在努力探索按“大地学“口径培养人才的模式,创建培养具有大理科基础、大地学特色的地球科学人才的实施方案,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的迫切需要培养新一代地学人才.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地面调查及钻井地质资料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湖盆边缘斜坡带沉积体系构成进行分析研究,该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洪积扇-近岸浊流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常态湖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组成。对其成因地层格架及湖盆充填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97.
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沉积体系组合,构造地层分析和岩浆热流体标志综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柴达木第三纪转换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笔者认为:柴达木第三纪盆地是以扩展裂陷为主的单型盆地,可划分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洪积扇-近岸浊流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常态湖三角洲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在湖盆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砾质辫状河沉积,近岸水下重力流-中深湖-扇三角洲,扇三角洲-中浅湖-河流三种湖盆充填形式。依据古构造运动界面和相应整合界面,将第三纪盆地划分为三个构造层序。分别对应于台裂陷,伸展扩张裂陷和转换坳陷三个发展过程。柴达木第三纪转换争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控于地幔热柱的形成和衰减作用,同时喜马拉雅运动等运程应力作用对盆地的演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8.
加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探索地调工作创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承菘 《中国地质》2001,28(1):1-3,8
国土资源部在组织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时明确提出,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工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抓出一批新成果,建设一个新体制,形成一套新机制,树立一个新形象。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我们逐步体会到对地质工作管理模式要不断创新,实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应该有三个层次,一是要有一个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二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层,三是要有一个非常得力的组织实施层。在这三个层次中,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这是地质调查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999.
自1999年起,“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下简称“大调查”)已经启动两年。这个由中央财政支持、为时12年的国家重大项目,牵动了国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心。北起大兴安岭,南至南沙海域,一万六千余名我国地质学家在野外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迄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表明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经过12年的努力,预定目标有望全面完成。1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体现了国家目标《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以下简称《大调查纲要》)指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一项国民经…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勘察设计》2001,(1):29-31
"九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铁路得到了较快发展.经过广大铁路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九五"铁路建设实现了预定目标,可完成新线铺轨5700公里,复线铺轨4100公里,电气化4300公里;全行业可完成基建投资2460亿元;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6.8万公里,比"八五"末增加0.6万公里,是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投资最大、新增营业里程最多的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