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36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2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阐述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方向、重点、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和协作等问题,并提出王滩北方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系统优化理论为指导,以隰县试区为例,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进行了立地分类,并采用专家咨询模糊综合评分法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构造综合效益指数,将地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数量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林种,多树种,多目标土地利用规划辅助决策模型,并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43.
滇西北的怒江、迪庆两州地处云南省高寒高山峡谷区,地形破碎而陡峻,耕地稀缺,陡坡种植业占有很高的比重。由于人口的增长,陡坡耕地仍将作为该地区的主要耕地长期存在。这种传统的耕种方式已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负效应。本文根据其生存条件和利用现状就通过改良以取得持续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
梭梭荒漠生态系统:Ⅰ初级生产力及其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晓云  刘速 《中国沙漠》1996,16(3):287-292
通过对梭梭荒漠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季相及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和草本层的地上植物量的研究,表明在以小半乔木梭梭占主导地位的群落中,丰富的短生植物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均得到较好的发育,说明该群落具有由中亚荒漠向亚洲中部荒漠过渡的性质。而大量单种属或寡种属出现,反映出了梭梭群落具有干旱植物区系的明显特征,与整个新疆植被荒漠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一致。梭梭群落中建群层片的种类单一,与北疆其它荒漠植被类型相似,而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比其它类型丰富,特别是短生植物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种类较多。初级生产力分别与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萌发、生长和脱落,短生植物的迅速生长和死亡,以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上旬达到高峰。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植物量在其整个群落初级生产力的构成中作用明显。是整个群落初级生产力的72.3%~85.8%。  相似文献   
45.
陕西粮食供需平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安全是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通过陕西1980年以来粮食总产与夏、秋粮单产分析。并计算陕西粮食实际生产力和光能生产潜力。对陕西粮食生产与消费总量平衡对比分析、粮食消费水平逐年变化和粮食供需平衡关系对比分析。得出陕西粮食单产目前已属较高水平,粮食增长有潜力。但短期内增长幅度有限。陕西今后粮食缺口将扩大。并将持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46.
元谋干热河谷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元谋干热河谷土壤侵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造成表层耕作土壤的物理性能下降、养分流失和水分入渗能力降低。表层耕作土壤的容重比下层土壤低12.7%,总孔隙度高10.9%,有机质高37.3%,120min累计入渗总量是下层土壤的1.6-2.2倍。模拟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关系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坡耕地每流失1cm表土,土地生产力水平平均下降4.54%。  相似文献   
47.
行政区划属于上层建筑,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区划设置成功与否,对推动和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检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成败,必须看它是否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是否能够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是否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苏省近年的行政区划调整,用成功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必将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8.
《干旱区地理》2005,28(4):559-55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近期启动了由新疆外专局审批的中澳“优良旱生牧草、饲草料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合作项目。应项目邀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研究所动物生产力组家畜系统部、全州畜牧系统负责人Geoffrey Saul教授和植物生产力组草地经济学研究部高级研究员Zhongnan NIE博士到我所访问考察。  相似文献   
49.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了解不同季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及与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地类的差异对深刻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81~2000年间GLO-PEM模型模拟的我国陆地NPP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以及土地利用数据, 研究不同季节我国陆地植被NP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81~2000年期间,四个季节的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是NPP增加量最大的季节。耕地在春、夏和秋季NPP增长和增长率最高,林地冬季NPP增长最多而水域冬季NPP增长率最高。夏季NPP增长最高的区域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多数地区、内蒙古东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藏南和新疆西部;夏季NPP降低最多的区域分布于在呼伦贝尔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新疆西北部。  相似文献   
50.
海洋生态系统净生产力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NEP) 表示总初级生产力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 和呼吸作用 (respiration,R) 过程之间的差异,它对碳收支平衡、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状态乃至气候变化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影响海洋 NEP 的因素有细菌、浮游生物、温度、太阳辐射、海冰融化、水团迁移、富营养有机质排放以及海水酸化等。目前计算 NEP 的方法可分为实验培养测定及数据模型计算两种。溶解氧培养法及同位素标记法等是经典的培养测定方法,但存在误差较大且重现性较差等问题。数据模型计算即借助养分质量平衡、响应面模型、O2/Ar 示踪等方法,通过将现场实测数据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结合,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性观测,这也是目前测算 NEP 的主流应用手段。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 NEP 的研究设备、技术、测定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建立 NEP 指标与表征海洋环境、气候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 NEP 测定方法的改进,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索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生态系统响应机制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