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6-O-羧甲基壳多糖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研究6 -O-羧甲基壳多糖的细胞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 浓度的6-O-羧甲基壳多糖对红细胞溶 血率小于5%,说明该材料无溶血现象。以手术缝合线和500μg/mL的苯酚为对照研究不同分 子量的6-O-羧甲基壳多糖分别在1000μg/mL和2000μg/mL浓度下对大白鼠皮肤成纤维细胞 生长的影响,经过2d,4d,7d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率均大于100%,说明该材料对成纤维细胞 无毒性效应且对大白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分子量越小促生长作用越强,随 着培养时间延长促生长作用亦增强。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6-O-羧甲基壳多糖作为医 用生物材料在细胞毒性方面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2.
国土资源部第十二次部长办公会议于2000年4月29日召开,会议由田风山部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蒋承菘副部长、寿嘉华副部长、办公厅于孔让副主任、开发司王宗亚副司长、地勘司周家寰副司长、合作科技司黄宗理司长、人教司李海兵副司长和孙喜华处长。中国地质学会陈毓川常务副理事长、赵逊副理事长、王弭力秘书长、艾永德副秘书长和禹启仁副处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3.
综述:对虾弧菌病及其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弧菌病是影响对虾养殖业最为常见,危害较重的一类疾病,其症状一般为红腿,黄鳃、烂尾,烂眼,甲壳溃疡,肌肉白浊等,常伴有败血症,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人们发现最早的对虾病原弧菌,随后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harveyi创伤弧菌V.vulnificus等十多种致病菌陆续被发现,但其致病机理仍未查清,多年来弧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治疗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主要是产生耐药菌株,赞成水体污染,破坏虾体免疫力,因此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以提高虾体自身免疫力的免疫预防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以无毒无副作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而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弧菌疫苗的研制已获初步成功,疫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两各,免疫方式有浸泡,口服,注射和喷雾等,注射儿果最佳但费用且易损伤虾体,浸泡疫苗需要量大,故探索一条好的免疫方式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要进行对虾的免疫预防研究,必须了解对虾的免疫机制,一般认为虾类的免疫主要以非物质非特性免疫为主,血细胞和酚氧酶系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对弧菌的病原,病理,诊断,对虾的免疫机制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趋势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高体ShiSeriola dumerili力病致病菌对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磺胺类药物、先锋必要素等4种抗菌性较强的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最小抑菌时间(MIT)。磺胺类药物的MIC和MBC最低,MTT最小。进一步的小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能有效地控制高体Shi弧菌病的发生,以该病的治愈率达75%,是治疗高体Shi弧菌病的首选药物。中还强  相似文献   
165.
溶藻弧菌as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活性研究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溶藻弧菌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SP)蛋白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将构建的pET23d-asp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分析,并优化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咪唑洗脱缓冲液浓度为100 mmol/L时,表达的可溶性ASP被大量洗脱,纯化的ASP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 000,具有蛋白活性;在诱导温度28℃、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1 mmol/L及诱导时间16 h时,表达的活性ASP蛋白最多。  相似文献   
166.
近地天体望远镜是巡天望远镜, 具有短焦距、大视场、低空间分辨率的光学特点. 望远镜只有一个主焦点, 焦距1.8 m, 底片比例9um/'', 像斑几何能量集中度EE80 ≤2''(像斑环绕能量的80%,即80% encircled energy, 记为EE80), 有效视场直径为4.28-°(14.3deg2), 目前配10k times 10k的STA1600LN 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 观测视场为9deg2. 通过光学系统设计, 在原光学系统上增加副镜及场改正镜, 获得了焦距9m的卡氏焦点和内氏焦点,底片比例43.6 um /",在直径15''的可用视场内,像斑EE80≤0.5",为近地天体望远镜实现多终端观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7.
根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溶细胞毒素基因序列和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tox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优化,测试两种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双重PCR方法,同时快速检测V.vulnificus和V.harveyi。结果表明:纯培养V.vulnificus和V.harveyi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12 cfu/mL和18 cfu/mL,与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及美人发光杆菌无交叉反应;此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具快速、高效等优点,对细菌V.vulnificus和V.harveyi诊断与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8.
八种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为指示生物,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分别测定了8种硝基苯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结果表明8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剂量-效应关系都可用Weibull模型有效描述,从模型估算的单个化合物的半数效应浓度值,可知对发光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硝基苯酚>对硝基甲苯>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间硝基苯胺>硝基苯.按等毒性浓度比方法配制混合物进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这8种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可用独立作用(IA)预测,独立作用(IA)倾向于高估了它们的联合毒性.  相似文献   
169.
170.
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属钙碱系列,形成于造山带或岛弧构造环境。岩体的副矿物组合及矿物组合标型研究表明,锆石-磷灰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磷灰石-榍石-金红石(锐钛矿)等3种副矿物组合类型;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白钨矿,黄铁矿-重晶石等7种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可作为本区寻找斑岩铜矿的矿物组合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