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1388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362篇
地球物理   569篇
地质学   3173篇
海洋学   43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肃北山西部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事件的岩石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北山西部地处塔里木、柴达木和达华北(阿拉善)三个前寒武纪地块的交汇部位,是受显生宙天山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阿尔金造山带多次叠加改造的地区。近几年,随着新元古代榴辉岩、花风岩的新发现,结合新元古代伟晶岩脉群、辉绿岩墙群和震量纪未变质沉积盖层,初步确定了该地区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的地质事件框架。在新元工早期,塔里木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可能发生斜向汇聚,并以深层次韧性剪切带进行焊接,其时间在913Ma  相似文献   
992.
城市地貌数字制图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友刚  陈国建 《地图》2000,(3):11-14
城市地貌图属于应用基础图 ,其常规的编制方法一般可分为准备工作、室内分析与编图、野外调查、检验与修改草图、清绘成图等几个步骤[1] 。城市地貌图的设计科学性强、技术要求高。同时 ,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城市地貌变化十分迅速 ,这就要求城市地貌图的编制时间必须缩短 ,且要不断更新 ,以反映不断变化的城市地貌。常规的制图手段很难在时间短、经费少的情况下完成城市地貌图的编制和更新工作。计算机辅助制图在图形的输入、编辑、存储、显示、查询、更新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 ,是传统制图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它具有科学精…  相似文献   
993.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我国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OSU- AGCM) ,作中纬度北太平洋热源异常强迫的数值试验 ,分析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纬度北太平洋大范围海温降低 ,将造成东北地区季内降水偏多 ,而我国 40°N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同时 ,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分析海温异常所造成的大气物理量场的变化 ,就海温异常对降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 ,得出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北羌塘盆地中部上侏罗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北羌塘盆地腹地自然条件恶劣 ,地层研究难度极大。经在北羌塘盆地腹地东湖、河湾山、长水河及半岛湖等地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研究工作 ,依据岩石特征和生物化石特征 ,将上侏罗统二分 :下部灰岩层为索瓦组 ,含 L acunosella triobatiformis- Pentithyris vulgaris、Radulopecten fibrosus- Gervillella aviculoides组合 ,其时限为牛津期 ;上部灰岩、碎屑岩互层为白龙冰河组 ,具 Radulopecten scarburgensis、R.moondanensis、Cladophylliaqeibulaensis、Stylosmilia chaputi化石 ,其主体时限为基默里奇期—提塘期 ,顶部可能跨入早白垩世。白龙冰河组的确立 ,是北羌塘盆地上侏罗统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研究上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5.
分布于西秦岭北带的上泥盆统大草滩群 (D3dc) ,被众多研究秦岭的地质学家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后的磨拉石建造 ,并将这套地层作为北秦岭加里东运动最直接、重要的证据之一。我们的工作发现 ,大草滩群是由两套不同时代、不同沉积建造的地层体经逆冲—推覆构造作用形成的地层叠置系统。因此 ,原大草滩群予以解体 ,建议取消。这一认识对探讨北秦岭加里东运动的性质以及整个北秦岭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96.
北天山山前安集海河阶地形成的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  王彦斌 《地质论评》2000,46(6):584-587
北天山山前几条主要河流普遍发育河谷阶地。安集海河发育6~8级阶地,通过年代测定及区域对比,可得出安集海河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一晚更新世早期(约12~14万年左右)。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及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下切和侧蚀作用的进行,安集海河阶地的形成和发育明显受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广西加里东运动构造古地理问题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加里东运动的典型地区,志留纪末的造山运动使早泥盆世莲花山组砾岩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但是,实际上莲花山组只分布于广西中部的大明山-大瑶山地区和东北部扬子地块边缘,并且,它不具备同造山期磨拉石沉积特征,而是古陆剥蚀面上新海侵序列底部的滨海相沉积。广西西部的晚古生代台地相区,泥盆系底部为泥岩或粉砂岩,超覆于寒武系台地相沉积层之上。滇东南和越南北部邻区情况类似。推测在早古生代时它们属于一个地块,可称为“桂滇-北越地块”。早奥陶世云开地块和桂滇-北越地块、扬子地块的会聚和挤压,形成了大明山-大瑶山地体寒武系东西向的线形褶皱带。这是广西加里东运动的主幕。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碰撞带在广西仅限于它的东北部,表现为震旦系-下志留统近南北向的线形褶皱带。志留纪末并无造山运动的证据。早泥盆世开始,可能由于地幔柱活动而使桂滇-北越地块裂解,形成北越地块、靖西台地和其他更小的块体。  相似文献   
998.
武当地块主要地质事件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当地块是南秦岭构造带内一系列前寒武纪地块之一 ,古生代以来经历过 3次重要的构造变形 ,即伸展作用、逆冲推覆作用和造山晚期走滑构造作用。运用4 0 Ar/39Ar阶段升温、4 0 Ar/39Ar激光探针及Sm Nd等时线等多种测年方法确定伸展构造发生于 4 2 3~ 2 6 1Ma、逆冲推覆构造发生于 2 34~ 2 0 0Ma ,表明伸展构造可能分别与商丹缝合带的碰撞及勉略洋的拉开有关 ,称之为同碰撞伸展构造 ,而武当地块内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则应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沿勉略带发生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辽河坳陷曙北地区新生代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曙北地区是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的一个次级单元,是在太古界和中、晚元古界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裂谷盆地,新生界自下而上发育的地层为古近系房身泡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并覆盖第四系的沉积。通过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及时频分析技术的应用,本区新生代裂谷盆地沉积可划分为1个大陆裂谷巨层序、1个大陆裂谷后热沉降超层序和1个同裂谷沉降超层序、4个层序和14个体系域,并存在I型层序和Ⅱ型层序。通过研究提出了断陷湖盆缓坡层序地层模式,揭示了不同的体系域中沉积体系的发育具有的不同特征。在两种不同类型层序的TST和HST之间,常发育大套的页岩,构成主要的生油层和盖层,各体系域的边缘场所构成良好的储层。本区层序地层的划分对于优质储层的寻找和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在黑龙江省森林沼泽景观区大面积开展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尚属首次,针对森林沼泽景观区有机质及硅胶含量高的特点,此次工作采样介质采用泛滥平原沉积物表层--A层土,采样密度为1样/100km2,溶矿剂采用四酸(HCl+HNO3+HF+HClO4)溶矿法。四酸溶矿法可咀将有机质及硅皎所吸附、包裹的金属释放出来,从而能够有效地发现异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了全区70000km2范围内的Au、As、Sb、Hg、Ag、Pb、Zn、Bi、Cu、Co、Cr、Ni、U、Mo、W等15种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并研究了该区超低密度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所圈定的地球化学块体及区域异常与已知的成矿区(带)吻合较好,同时又发现了几处新的地球化学块体和区域异常。运用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对佳木斯地块北缘乌拉嘎金地球化学块体的金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