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0篇
  免费   1261篇
  国内免费   1823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900篇
地球物理   687篇
地质学   3404篇
海洋学   1348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351篇
自然地理   56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3篇
  1935年   2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气候平均风场作用下热带太平洋主流系和赤道行星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强  蒲书箴 《海洋预报》1998,15(3):84-93
本文使用一种水平高分辨率的热带太平洋风动环流模式耦合气候月平均风场,研究了热带太平洋主流系和温跃层厚度的分布和季节变化以及赤道行星波的传播。  相似文献   
992.
993.
<正> 红粘土一词在我国已沿用很久,但对其成因争议很大,就广西红粘土的成因而言,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是冲积或冲—洪积;另一种则认为是残积或残—坡积。 贵县某地红粘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建于其上的房屋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少从事膨胀土研究的同志常来此地研究,对该处红粘土的成因提出了种种看法。笔者先后在这里做了一些工作,现谈谈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994.
刘宇迪  翟子航 《气象科学》1999,19(4):335-342
Betts对流调整方案采用的是垂直温湿场向观测的准平衡热力结构松驰的方法。本文在一个考虑了台风初值化的移动套网格台风数值模式中,对Betts方案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Betts方案能较好的预报出台风移动的路径和降水过程,并在台风路径、降水落区预报以及对流增温的垂直分布等方面都略优于Kuo方案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95.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1)─—深反射地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研究陆一陆碰撞俯冲和壳幔作用的最佳地质场所之一.为了解超高压变质带岩石的形成、折返和相应的动力学过程,必须了解该区的地壳和浅地幔构造.本文介绍了该区北部的地质情况和进行深反射地震调查取得的成果,包括(1)在五莲─青岛断裂南侧超高压变质岩片向北倾斜,呈现叠复组构,反映岩片的折返;(2)根据地震资料推测在146Ma前后胶南地块的隆升一伸展构造内幕;(3)超高压变质岩片厚约12km,由于含有大量相辉岩透镜体,地震波速高达6.8─7.3km/s;(4)莫霍面附近有许多楔形反射体,反映陆一陆碰撞;(5)石门地区7km深处存在高波速的强反射体,可作为在该区进行大陆科学钻探的候选场址.  相似文献   
996.
浅水障碍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维炎  施勇 《水科学进展》1999,10(4):351-361
浅水流绕过岸边和固壁时常出现分离生涡、脱涡和周期流现象.文中提出参数化局部涡模型和新生涡在背景流场中输移演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算法,成功地对三峡水库坝区水流横向摆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97.
蔡雄飞  熊清华 《江西地质》1999,13(3):168-171
低水位体系域在层序地层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海退式层序单元,沉积作用颇具特色,它是指示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相,构造古地理,板块活动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998.
与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相关的赤道波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重点研究与热带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相关联的赤道波的识别。考虑到赤道波的本质为截获在赤道地区的一般的气候平衡场附近的线性动力过程的固有模态,首先从原理上阐明了POPs分析技术对于分离各类赤道波动的有效性,以后利用这种分析方法对日本静止气象卫星所观测到的黑体红外辐射温度资料进行了POPs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中,对应于40d振荡的模态基本表现为Kelvin波的结构;对应于10d左右的模态,亦为Kelvin波,而在2d尺度上,则分别存在经向模态序号n=1和n=2的西进和东进惯性重力波。分析中还发现了西进的混合Rossby重力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9.
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流速20d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凡  吴德星 《海洋与湖沼》1999,30(3):333-341
通过对1985年1月1日—1986年12月31日沿赤道5个锚定浮标站表层流速资料的分析,发现在140°W与108°W之间表层流速v存在一周期约为20d的显著振荡。该振荡是由波长约2000km、以1.15-1.23m/s的波速向西传播的波动引起的。该波动被推断为第二斜压模态混合Rossby惯性重力波。带通滤波和低通滤波结果表明,以110°W测站为例,20d振荡流速构方根为21.8cm/s(纬向)和22.1cm/s(经向);单一流速振幅的特征值为30-50cm/s,最大振幅可达70cm/s;u季节变化的均方根小于17cm/s,v无明显季节变化。年平均流速通常小于5cm/s。以上各统计量表明,20d周期波动引起的v振荡在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流速变化中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夏季雨型的前期异常特征及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1951~1995年资料研究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各雨型的前期大气环流及我国地面气象要素场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冬季1月份北太平洋地区、秋季中国南海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场有预报我国夏季雨型的信号.夏季不同雨型的前期冬季特征不同,我国的降水、气温场也有差异,4月份我国大范围的温度异常也是值得注意的预测信号.这些特征可以作为我国夏季雨型的预报信号及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