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珠江流域水质现状的全面分析,找出污染源,发现水中COD、油类污染物、氨氮、总磷等超标,并有水质进一步恶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根据珠江流域的水污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措施,主要有落实各项水污染控制工程、完善政策法规、强调舆论监督、加强治理力度等,并且将区域合作思想贯穿整个水污染控制工程。  相似文献   
42.
宁夏人口地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运用人口地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详细论述了宁夏人口地理问题。研究结果指出,宁夏人口质量显著改变,但人口文化结构依然落后;人口过快增长与人均GDP低下相矛盾;人口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职业结构为体力主导型及人口技术结构层次低下;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但人口空间结构依然不合理等。文章指出解决宁夏人口地理问题,进一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推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图们江下游跨国界经济开发区的空间极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背景,以区域极化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图们江下游跨国界经济开发区这一发展极核的概念进行说明,提出了该新型经济开发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条件与区位条件,并对其极核的功能效应作了初步预测与展望。以对国内外积极参与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合作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抚远三角洲(大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入手,剖析了抚远三角洲的区域特点与未来发展前景,对目前中俄两国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国际区域合作的支撑条件进行梳理。在不破坏大黑瞎子岛生态环境原则的基础上,以岛为依托,构建了东北亚综合贸易体、打造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立跨国城市联合体、建设抚远为哈巴罗夫斯克卫星城以及开发抚远三角洲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特区五种国际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45.
湘西南山地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海燕  陈烈  邓培雁 《热带地理》2004,24(1):83-86,96
通过对以崀山、云山和南山3山为代表的湘西南山地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现实意义、机遇和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湘西南山地旅游开发区域合作前景广阔,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策略,为湘西南山地旅游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东盟经济区的建立、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广西南宁市成为了多个经济区域合作的交汇点,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加速,2008年南宁市建成区面积170多km^2,比2002年增加59.8km^2;市区人口259.77万人,比2002年增加128.77万人。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违法占地建设现象时有发生,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笔者就南宁市违法占地建设的特点、存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7.
2011年5月31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在南宁签订《关于矿业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地区域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田凤鸣、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路红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等领导共同见证  相似文献   
48.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地理位置毗连,广泛开展双方的地区间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中俄共同繁荣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巩固本地区乃至中亚的安全与稳定。两地区均远离各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属于较为落后的内陆地区,在边界特征、相邻经济体方面具有特殊性,且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经济互补性强。基于此,双方应通过边境区位再造、改善区位条件,并采取灵活松散的、开放性的和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次区域合作方式。经过分析,认为具有独特地域经济特点的新—西区域合作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共同推动,并充分考虑本地差异性较强的实际,采取跨境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境外经济合作区、科技园区等多样化的发展方式,促进新—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对世界范围内区域集团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深入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集团化趋势,重点目的在于揭示区域集团化与区域合作进程中政府推动力的作用目标和方式。作者以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区域集团化的基本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合作集团的组织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了代表性区域合作组织的合作目标、合作形式及其演变,并对推动区域集团化的政策措施给予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