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4篇
  免费   5476篇
  国内免费   6393篇
测绘学   1400篇
大气科学   1098篇
地球物理   4676篇
地质学   23921篇
海洋学   1680篇
天文学   383篇
综合类   2030篇
自然地理   3695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793篇
  2022年   1145篇
  2021年   1172篇
  2020年   893篇
  2019年   1088篇
  2018年   765篇
  2017年   882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1044篇
  2014年   1711篇
  2013年   1317篇
  2012年   1541篇
  2011年   1580篇
  2010年   1329篇
  2009年   1429篇
  2008年   1521篇
  2007年   1206篇
  2006年   1282篇
  2005年   1111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1137篇
  2002年   1139篇
  2001年   1198篇
  2000年   1083篇
  1999年   1120篇
  1998年   1095篇
  1997年   1069篇
  1996年   1036篇
  1995年   996篇
  1994年   913篇
  1993年   770篇
  1992年   816篇
  1991年   670篇
  1990年   603篇
  1989年   514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4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54年   10篇
  194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鄂北—豫南地区榴辉岩相岩石变质作用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晓燕 《岩石学报》1997,13(3):369-379
鄂北-豫南地区榴辉岩相变质岩石类型多样,其野外产状和岩石化学特征反映了原地变质成因。根据区域地质及榴辉岩相变质岩石的野外产状,结合榴辉岩中石榴石绿辉石的Fe2+-Mg互换温度计所计算出的峰期变质温度,将本区榴辉岩分为两类,一类为中温榴辉岩,产于晚太古界—早元古界大别群,为B类榴辉岩,由绿帘角闪岩相岩石进变质形成。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分为两阶段,首先为柯石英榴辉岩相阶段,其峰期变质条件为T=600℃~700℃,P=2.7~3.0GPa,然后近等温降压,出现蓝闪石等含水矿物,为蓝闪石榴辉岩相阶段,此时水活度在榴辉岩相变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类为低温榴辉岩,产于中元古界七角山组,为C类榴辉岩,由蓝片岩相岩石进变质形成,其峰期变质条件为T=490℃~560℃,P<1.5GPa。中温榴辉岩与低温榴辉岩具有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最后讨论了本区高压变质带的成因演化。  相似文献   
952.
岩背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构造复合控岩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背锡矿田内上侏罗统厚层状流纹质碎斑熔岩为重要赋矿层位;燕山晚期高位侵入花岗杂岩,具有多次成岩与多次成矿特征;多组断裂的构造复合控岩控矿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953.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新生代盆地的成生、演化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泰和盆地即是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走滑拉张型盆地。本文着重从盆地的基底构造、盆缘断裂构造及盆地同生、后期构造阐述了它们与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4.
在1∶5万黄材幅区调中,对脆韧性剪切构造岩进行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研究表明,由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改造为糜棱岩化花岗岩、初糜棱岩、绢云母糜棱岩、硅化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等,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化学元素的分散、聚集或不变,既受原岩控制(继承性),又受变形强度和流体的成分、性质、活动性等控制(变化性)。  相似文献   
955.
研究区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上地壳多层次自北而南的逆冲—拆离,柳林、洪清、大洪山3条逆掩断层与深部拆离面一起组成了尖端指向南的楔形薄皮构造。逆冲系统以背驮式扩展演化。多层次推覆构造格局因后期高角度断裂的切割破坏而复杂化,构造格局定型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956.
滇西西盟一带是保山—掸邦地块在我国境内的一个基底岩系出露地区。该地区的前泥盆纪变质岩系可划分成两个构造层,下部为元古代构造层,由变质深度达角闪岩相的怕可杂岩系组成,发育3期南北向的变形构造;上部为早古生代构造层,由低绿片岩相变质的王雅组、允沟组组成,发育两期呈南北向的变形构造。变形构造表明,西盟变质岩系的主期构造格架以怕可—老街子背形叠瓦垛为主导构造要素,由背驮式扩展的向东逆冲的盲逆冲断裂系组成,王雅—允沟反冲叠瓦扇是盲逆冲断裂系的盖层响应变形系统,并以向西逆冲的推覆构造为特征  相似文献   
957.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利山金矿床的各项地质特征,并重点就控矿构造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认为NWW向断裂带严格控制了所有金矿体的产出。NNE、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了富矿段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这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和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58.
丰城洛市地区推,滑覆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洛市地区推、滑覆构造特征、运动学标志及其形成时期、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59.
流体地质作用的构造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多事实证明,在地壳及地球深部存在着大量的流体,它们以气体、液体、熔融体等形式存在于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处。这些流体的活动在地壳及岩石圈运动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地壳与岩石圈运动演化的全过程,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构造与流体作用的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60.
广西龙胜地鞠非构造侵位的蛇绿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龙胜地区的蛇绿岩并非是构造侵位于元古界丹洲群中的异地洋壳碎片,而是早期岩浆侵位的基性超基性岩席在原地遭受变形分解作用的透镜体型产物。龙胜蛇绿岩是一种非构造侵位的另一种类型的蛇绿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