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卓越GIS工程师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本科工程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两大部分。本文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GIS人才培养体系为例,介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知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校内培养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期对高等学校GIS教育和卓越GIS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2.
“钻探 ”是在“互联网 ”理念基础上提出的,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资源环境并重和地质勘查投入逐年减少的新常态下,传统的地质钻探出现了新的发展“瓶颈”。未来的钻探工程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民生地质工作,在地热等新能源勘查、医学地质调查评价、灾害地质调查监测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创新钻探发展模式,优化组合钻探技术和复合钻进工艺研究,达到“便利、高效、低耗、质优”的目的。文中结合目前形势重点介绍了“钻探 ”概念和民生地质主要内容,就未来钻探工程涉及的领域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
34.
不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以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为目的,其毕业生在国民经济建没中所起的作用是“学科型”毕业生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35.
双月要闻     
《中国测绘》2002,(5):1-1
  相似文献   
36.
赵成志  陈开喜 《气象科学》2002,22(3):372-378
本文是对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考察,访问和交流的情况报告,较为详尽地介绍了ECMWF的机构,业务及研究的历史发展情况,同时,结合对法国奥里机场气象台的考察简要介绍了法国气象机构和业务建设以及英法两国气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7.
高校GIS专业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在对我国高校GIS专业和教育现状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GIS人才培养中面临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GIS学科特点和人才条件,提出GIS人才应具备的3大素质特征,并设计了相应的课程设置框架;其次,根据世界高教发展趋势,指出21世纪高校GIS人才的3类不同培养目标及其相应的培养模式,力求与国际GIS教育相衔接;第三,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就当前GIS教育面临改革的具体任务提出了意见等。  相似文献   
38.
39.
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滋  赵连泽 《江苏地质》2001,25(3):129-133
世纪之交的我国地质行业和地质学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资源、环境与灾害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挑战和机遇,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建“地质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并建立了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地质学人才的培养体系,依托本系雄厚的教学科研基础和师资力量,建成“三三三“培养模式和全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七年来改革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在教育部世行贷款重点教改项目支持下,结合地学类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正在努力探索按“大地学“口径培养人才的模式,创建培养具有大理科基础、大地学特色的地球科学人才的实施方案,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的迫切需要培养新一代地学人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