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1150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463篇
地质学   446篇
海洋学   217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非局部均值滤波是根据图像中各像素点间的相似性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压制图像中的异常振幅噪音。共偏移距道集(按炮点坐标排序的等炮检距道集)中同时刻的地震信号具有相似性高且分布范围集中的特征,因此可根据非局部均值滤波的权函数判断信号中的异常振幅噪音。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了基于地震波相似性的非局部均值滤波异常噪音压制方法,以有效地压制地震信号中的随机噪音与异常振幅噪音。该方法是在共偏移距道集中根据非局部均值滤波权函数来判断信号中的异常振幅噪音,并采用局部振幅统计估算对异常振幅噪音进行压制,从而达到去除地震信号中随机噪音和异常振幅噪音的目的。理论与实际地震数据试算结果表明,笔者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压制地震信号中的随机噪音和异常振幅噪音,可以让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82.
多年观测数据表明,代县地电阻率年变受降雨影响比较显著,通过褶积滤波法获取降雨量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值,定量分析降雨与视电阻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代县地电阻率电测深数据及相关地质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降雨对地电阻率的影响,进一步确定降雨对视电阻率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降雨是造成代县地电阻率年变的主要因素,且与视电阻率呈正相关性;降雨造成表层介质含水饱和度发生变化,使得相应电阻率下降近10倍,从而引起地电阻率年变幅度发生近1/10的改变。  相似文献   
983.
以河北测震台网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为基础,采用模板匹配滤波方法,检测2017年9月4日—6日河北临城震群遗漏地震。利用波形互相关扫描,检测到19次被测震台网常规分析遗漏的地震,震级范围为M_(L )0.0—1.2,并标定新检测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估计其震中位置及震级。通过地震精定位和最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认为此次临城地震序列的主要发震构造应为近EW向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984.
收集华南地区8个重力台站gPhone/PET相对重力仪观测原始秒数据,对记录的2016年广西苍梧MS 5.4地震前4天重力原始秒数据,分别进行原始数据分析、0.01 Hz高通滤波和0.125-0.25 Hz带宽滤波,结果表明,震前4天8个重力台站数据均存在扰动异常,结合地震前后台风活动情况,分析认为,该扰动异常系台风"银河"和"妮妲"活动引起,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85.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备强穿透性和不受光照限制等优势,针对在高频波段星载SAR和地面通信时受色散效应影响,产生的信号畸变、失真、幅度起伏和相位起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校正匹配滤波算法,分析了信号失真的特征,对脉冲波形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补偿了时间延迟和相位畸变,纠正了脉冲信号波形失真。  相似文献   
986.
《海洋预报》2021,38(3)
利用中央气象台2014—2018年发布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分析资料,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热带气旋7级、10级和12级非对称大风风圈半径(R7、R10和R12)进行预测研究,为热带气旋的尺度和风场预测提供基础。选取1510、1521、1718、1807、1808和1822号台风对模型进行后报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出热带气旋非对称大风风圈半径,6 h后报的R7平均绝对误差介于15~40 km,R10误差在5~15 km,R12误差10 km,误差随着后报时效的增加有所增大,各级大风风圈半径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较为接近,在5%~15%之间。基于该模型,除后报检验选用的TC外,增加1909号台风对大风风圈半径进行预测,R7、R10和R12最近时效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3 km、20 km和10 km,预测较后报误差有所增大,检验台风总体平均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0%~20%之间,NE象限预测误差较其他象限偏大。神经网络模型可作为热带气旋非对称大风风圈半径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87.
本文将逐点匹配滤波思想应用于叠前AVA反演,提出了一种反射界面自动拾取方法,从而将叠前非线性反演问题转化为两步线性反演进行求解.首先基于逐点计算的方式获取每个采样点对应的残差值,然后在残差曲线上自动拾取波谷以定位反射界面,最后在频率域采用最小二乘反演对叠前参数进行更准确的估计.相比于传统的同时估计反射界面位置和幅值的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关于参数的个数、分布等先验假设,并且具有运算速度快、求解稳定的优点.模型试验以及实际地震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8.
海水与空气间的强波阻抗差使得海洋地震资料普遍发育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如何利用好多次波所携带的有效信息已成为提高海洋地震资料成像品质的新突破点.基于面炮偏移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方法能够避免多次波预测精度的影响,但是,正向传播的震源子波与反向延拓的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所产生的干涉假象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程波偏移算子,可在成像域压制干涉假象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方法.其中包含了三个步骤:第一,传统单程波偏移成像方法中的震源子波替换为一次波、多次波与震源子波,初始上行延拓波场为一次波与多次波,基于单程波算子的波场延拓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应用得到包含干涉假象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第二,以子波为震源,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为记录,按照传统单程波偏移成像方法得到干涉假象;第三,基于最小二乘匹配滤波算法,将第一步的成像结果与第二步的干涉假象进行匹配相减,得到干涉假象衰减后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避开了由于实际资料子波无法准确提取而造成一次波与多次波对成像能量级的不一致性.Sigsbee2B模型测试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我国某探区深海实际资料处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深层基底得到了清晰刻画,并且照明均衡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89.
占晓明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4):139-142,162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提出一种综合点云预处理、地面点滤波、电塔点云定位获取以及电塔结构线建模的电塔点云提取与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电力线路点云进行去噪等预处理,再使用渐进三角网滤波去除地面点,然后在电力线路分段的基础上,通过高程连通性定位电塔所在分段,再将电塔分段点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结合密度聚类算法和高程差特性对电塔聚...  相似文献   
990.
针对传统GRACE去相关滤波方法很难同时完美实现真实信号的保留与条带误差的削弱等问题,提出将经验正交函数滤波与去相关滤波相结合的改进策略。分别对真实GRACE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滤波方法继承了经验正交函数滤波方法与去相关滤波方法的优点,能够在尽可能地削弱南北条带误差影响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真实地球物理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